扫码下载时刻APP
分享到

湘村振兴·乡风文明|沅江市白沙洲村:不爱打牌爱写诗

2020-09-24 12:06:30 红网时刻

编者按: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三湘大地上掀起了一股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的热潮,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泼墨画卷正在徐徐展开。今年是脱贫攻坚的决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三农”发展如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脱贫质量和全面小康的进度。在“丰收节”来临之际,红网时刻记者从乡村振兴的五个方面,选择了湖南五个具有代表性的乡村,与读者一起分享,“湘村振兴”的迷人美景。

微信图片_20200923232529.jpg

白沙洲村是“诗歌之乡”。

红网时刻记者 王义正 通讯员 唐发军 沅江报道

“一轮红日暖胸怀,惠农政策帶春来。田圆响彻丰收曲,小康鲜花遍地开。”

9月22日,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当天,在益阳市沅江市共华镇,今年83岁的白沙洲村农民陈定国用不一样的方式庆祝着这个属于农民的节日。

多年来,这个洞庭湖畔的普通乡村因为“诗歌”有了不寻常的符号——中国诗歌之乡。泥土里孕育出的文化,更加朴实、更加真实,也更加动人。

微信图片_20200923232547.jpg

9月22日,由农民组成的共华诗社用诗歌朗诵的方式庆祝丰收节。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其中文化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重要标准。而在现实语境中,文化的力量对社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潜在影响。

在近年来的精准扶贫过程中,很多贫困村之所以贫困,关键在于精神层面的贫困,在于内生动力的不足。一些乡村仍存在村庄环境“脏乱差”、自然生态退化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乡村振兴。从根本上看,这些问题的本源都在于文明建设的欠缺,故而才有了“扶贫先扶志”的说法。

白沙洲村是沅江市共华镇下辖的一个普通的自然村,因为诗歌,这里又显得与众不同。“我们把诗写进了中南海,把花鼓戏唱到了怀仁堂。”今年已经85岁的石元普老人告诉红网时刻记者,他写诗已经快20年,村里有很多像他一样的农民诗人。

1958年11月15日,白沙洲村被国务院授予了全国第一个“诗歌之乡”的称号。2014年这里的农民诗人们自发成立了诗社,偶尔还会举行“诗歌沙龙”。至今,他们共创作诗歌15000多首,在各大媒体公开发表的就有1100多首,今年5月有四位作者的律诗在“全国百家诗会”大赛中,分别获得了两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

微信图片_20200923232536.jpg

”农民诗人“正在朗诵自己创作的诗歌。

“白沙洲的农民不爱打牌,爱写诗。”白沙洲村村委会主任皮红辉接受红网时刻记者采访时,为自己所在的村子感到自豪。3160人的白沙洲村,有三分之一的人有过诗歌创作的经历。

多年来,诗歌让这个三湘大地上并未有多少特殊自然禀赋的乡村愈发的与众不同,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诗歌之乡。人们精神世界丰富、心态乐观、对田园生活有着发自心底的热爱。

63岁的宋锡谋和72岁的宋伏芝是一对堂兄弟,诗歌让他们在血缘之外产生了新的纽带。哥哥宋伏芝告诉红网时刻记者,他与弟弟经常在农闲时节“切磋”,有时甚至因为某个字词的平仄争得面红耳赤。

“打牌?哪有写诗有意思,每写成一首,好有成就感的。”宋锡谋笑着说。

微信图片_20200923232516.jpg

陈定国老人。

今年83岁的陈定国是白沙洲村的标志性人物,这位农民诗人曾受到过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周总理笑着握住我的手,让我至今难忘。”陈定国告诉红网时刻记者,写诗早已成为了他生活的一部分,甚至影响到亲人。“我们一家都是农民,但也都是‘诗人’,儿女们受我的影响也写诗。”

在广袤的中国农村,农民的精神生活对农村农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古朴的乡土中国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正在发生着结构性的变化,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进步,海量的信息涌入农村,冲击着农民的认知。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提升,农民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

“如果不正确引导,不用正能量的精神文化生活去充实,就很可能被别的非良性文化占领。”共华镇党委副书记刘国强接受红网时刻记者采访时说。

而诗歌丰富了白沙洲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缓解疲劳,打发农闲时光,更给予了白沙洲人不竭的奋斗动力,让他们在创造美好生活的路上披荆斩棘,一路向前。

来源:红网 作者:王义正 唐发军 编辑:高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