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时刻APP
分享到

湖南十佳农民丨廖道君:“跨上牛背”带领村民们奔小康

2020-09-20 23:12:26 红网时刻

编者按:“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属于农民的节日,“十佳农民”评选是湖南主题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近年来,随着湖南农业现代化的步伐持续加快,新型职业农民群体数量不断增长,他们懂技术、善经营,在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同时,带动了更多的农民致富增收。他们是一群在泥土里耕耘梦想,在沃野上书写情怀的人。在“丰收节”来临之际,红网时刻记者走近刚刚获得2020年“湖南十佳农民”称号的十位农民朋友,记录下他们在希望的田野里,挥洒汗水、追梦时代的剪影。

微信图片_20200920202153.jpg

早晨五点,廖道君会来到牛场,打扫卫生。

红网记者 郭薇灿 见习记者 肖依诺 实习生 潘怡 衡阳报道

五点半不到,廖道君起床了。他走出门,在微亮的天空下开始割草、放牛……自2014年放弃教育事业回乡创业养牛以来,这个作息,他已坚持了六年。

牛群排队蜿蜒走过的地方,是他的家乡,衡南县宝盖镇散市村第二十四组。

廖道君鲜明地记得,六年前,他回到家乡,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了半个小时,才望见了村里熟悉的泥地和土砖小平房。那时,廖道君开回去的车,是全村第一台小车。

六年后,他脚下的这片土地已经大变样:一条宽敞的通村公路联结着村里村外,独栋自建二层小楼琳琅满目。水泥灌注的道路两旁,停满了汽车。

这些改变,都缘自这位牛背上的创业家,廖道君。

跨上牛背:从职业教育到乡村创业

从一位不折不扣的教育家,回到家乡,到成为乡村创业家。这人生的一大拐弯,廖道君走得毫不犹疑,“比起选择,它更像是一桩使命。”

廖道君今年56岁,6年前,他还是邵阳市第二职业学校和朝阳职业技术学校的校长,潜心职业教育,为地方培养了大量的优秀技术人才。吃水不忘挖井人,他经常回乡探亲,顺道在村民家中走动,也将散市村的贫穷尽收眼底:道路泥泞不堪,难以通行,村民用电不易,有时一壶水都烧不开……与城市生活极大的差距,让他产生了回乡创业的想法。

2014年,在老家破落的矮屋里,大爷、伯娘、叔叔小心翼翼地同他商量:“甲初(廖道君的小名),现在我们组里面这么落后,你在外面认识那么多人,能帮忙修一下村组的道路吗?”亲人们渴望脱贫的目光,刺痛了廖道君的心,也促使了他毅然放弃校长职位和优厚的待遇,返乡创业。

想要富,先修路。廖道君回家,做的第一件大事儿,就是给组里修一条“通村公路”。挑水泥、铺路、查看材料……他既是出资人,也是修路人。除了“亲力亲为”的行事习惯外,廖道君笑着说:“什么事儿,我都爱和村民们一起做。”

马路要建,产业之路也要通,廖道君流转5000亩山地,以种养带民致富。那时,当地的农业种养殖业大都是以家庭为单位小规模的种植和养殖,缺乏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尤其是立体循环式的生产。经过一番考察,廖道君瞄准市场,决定以绿色环保养牛基地作为创业的主导产业。

2015年6月,廖道君创立了衡南县鑫发农机农技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牛声哞哞中,他“跨上牛背”,带领着盼小康的村民们,奔向致富的康庄大道。

微信图片_20200920202201.jpg

每天,廖道君都要检查牛的状况,确保牛的身体健康和质量。

创业之路:多措并举促发展

这条养牛创业之路,并不平坦,但廖道君走得踏实,走得睿智。

“刚开始,没有放养地,我们就依靠当地丰富的土地,建设和改良草地1600亩。”廖道君对“养牛史”如数家珍,“养牛成功与否,饲料的选择很关键,我就种了50亩地的玉米和甜高粱,还请人收集周边农户的秸秆,成为肉牛上好的青饲料……”

为了提升牛场的品质与竞争力,他从本地黄牛到秦川肉牛再到利木赞牛、西蒙达尔优质肉牛,不断引进优质基础母牛,积极拓展购销市场。同时,他采用新技术,将秸秆、牧草、稻壳、笋壳等搅拌后通过特有配方发酵,自配新型高端饲料——这种饲料能增加蛋黄颜色、降低胆固醇、改善肉的风味,还能提高牛的抗病能力,有利于牛保持健康快速的生长。

“将杂草、稻草或牧草氨化处理后喂牛,牛粪发酵后喂鱼,塘泥作农田肥料……”本着承担社会责任、创建生态环境和为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廖道君一直按照生态农业要求,因地制宜,通过“牛—沼—果(鱼)”“种—养—加”和“牛—鱼”等生态循环模式,实现了农业种养结合、生态循环。

经过5年的不断发展,2018年合作社绿色养牛基地获批“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推进行动项目”,2019年出栏优质肉牛380头,年产值500万元。已成功打造出“合作社+农户+基地”的畜牧产业链条。在牛棚中忙碌的廖道君自豪道:“今年,我们原生态肉牛达到1000头以上,供货衡阳、广州的数家酒店和超市,顾客都说‘好呷,放心呷’!”

如今,基地正朝着“农旅一体”的方向迈进。廖道君充分利用合作社生态农业优势,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启动了观光农业区、观光果园区和乡村休闲区的建设,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这对他来说意义非凡:“不仅助发展,还能挖掘出家乡的美,让大家都来看一看。”

扶贫背后:农民之子的反哺报恩

“廖道君是个大好人,为村里做了太多事,费了太多心血!”提起这个为散市村带走“穷困”、带来“盼头”的姓名,乡亲们发自内心地感谢他、夸赞他。

这些年来,廖道君累计为家乡各项事业捐资近200万元。通村公路、组里的高压电线、变装变压器、水库皆是他出资拉通,甚至每年筹资约5万元,用于解决贫困户、困难户的生产生活自救。他的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安排农村劳动力就业49人。在脱贫攻坚行动中,又通过用工帮扶、金融帮扶、技术帮扶、入股分红等多种形式,帮扶带动20多户贫困户稳定增收。

2019年,合作社实现销售收入500万元、年纯经济收入100万元,使得100人人均增加近1000元的经济收入。另由于种养需要,当地农民的秸秆、甘蔗稍、稻秆等废弃物变废为宝,直接为农户增加年经济收入9万余元。

在廖道君看来,这并不是自己施与他人的恩惠,而是对这一方水土人民的报恩。

父亲曾告诉他一件小时候发生的故事。在廖道君三岁那年,家中因为贫穷揭不开锅,有一整天没吃上饭,只能喝汤充饥,直到第二天,村民廖广明听说了情况,马上借了一元给父亲买米,全家人才得以吃上了饱饭。

这个故事给了他极大的触动,“从19岁起,每年我都要去看望廖广明老人家,现在与后人还保持着联系。”当年一元的恩情,成了几千元的谢意,更滋生了五十多年后整个村的新希望。

廖道君总是说:“农村的雨露养育了我,农民的纯朴和善良感染了我,所以我想尽己所能去改变家乡的面貌。”实干将期盼化作现实,从前贫困落后的家乡如今成了县里的“经济发展”排头兵,交通、水、电统统“旧貌换新颜”,廖道君带着一方乡亲,打了一场致富“翻身仗”。

夕阳西下,哞声一片,廖道君站在家乡葱郁的土地上,正准备将牛群赶回牛舍。沿着眼前绵延不断的青草蓝天,他仿佛看到了一路向好的未来。

来源:红网 作者:郭薇灿 编辑:胡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