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时刻APP
分享到

揭秘⑬丨《大地颂歌》道具师黄成:他是幕后的幕后 也是守护月亮的星星

2020-09-11 21:33:20 红网时刻

编者按:精准扶贫7年路,春华秋实,三湘巨变,一个个脱贫致富的梦想,在时光的酝酿里,变为现实。一部饱含家国情怀和人情温暖,以全面反映湖南精准扶贫历程为题材的大型史诗歌舞剧《大地颂歌》,即将揭开神秘面纱,与观众见面。近日,记者走进排练现场,对话台前幕后,揭秘这场舞台盛宴背后的动人故事。

0.jpg

大竹筐、小背篓、花棉被……在长沙梅溪湖大剧院排练舞台背后的道具间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道具。

1.jpg

走进道具间,记者见到了正在忙碌的道具师黄成。

红网时刻记者 王嫣 夏君香 胡邦建 朱玉涵 长沙报道

随着大型史诗歌舞剧《大地颂歌》在湖南首演时间的临近,剧组全体演员正在紧张地排练着。

而在靓丽光鲜舞台的背后,还有一群默默付出的人。他们是幕后的幕后,也是让演员表演更加出彩的“星星”,他们就是——道具师。

近日,记者走进长沙梅溪湖大剧院,在排练舞台背后不远处的道具间里,看到了和台上不同的另外一番景象。大竹筐、小背篓、花棉被、保温瓶、手电筒……小小的房间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道具。

8.jpg

道具师黄成。

此次《大地颂歌》歌舞剧共有3000多件道具,由6名道具师管理、维护,今年37岁的黄成,就是道具组成员之一。黄成笑着说,道具师就是完全服务于舞台的,我们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台上的“月亮”更耀眼,让观众把鲜花和掌声送给演员。观众对于演员表演的认可,也就是对我们道具师的肯定。

每一个道具的细节处理

都是为了绚烂完整的舞台呈现

2.jpg

历经1个多月时间,收集的老式行李箱、电视机和收音机道具。

在《大地颂歌》剧组,所有物品,全部是为了这部剧特意寻找、制作的。黄成告诉记者,在这3000多件道具中,最难筹集的道具当属老式行李箱、电视机和收音机。

“因为这三样道具要的数量比较多,所以从6月底,我们知道剧里需要这些道具后,就遍访全国各地旧货市场,上网收集这类物品。最终历经1个多月时间,我们通过多个渠道收集,终于筹齐了剧里所需的30个老式行李箱、20台旧电视和10台收音机。”

3.jpg

道具组特意制作,装满小件道具的黑色大箱子。

在采访现场,记者发现,在道具间的角落里,有一个醒目的黑色大箱子,里面摆满了红绸,礼品盒,娃娃等。黄成介绍说,这个箱子是为了这场剧特意制作的。“因为小件东西最难找,收拾难度很大,所以我们制作了这个箱子,每次用完后,会把剧里小件的物品都收到箱子里。”

当记者问道,这么多演员,如何保证每个人都能准确地拿到自己角色所需的道具?黄成回复说,每次排练或演出时,自己和同事们都会把每场用到的道具做成表格,按场次准备好所需的道具。

正是有了黄成和同事们地悉心付出,才有了绚烂、完整的舞台呈现。在黄成看来,道具要满足一个剧组的舞台创作。无论是寻找、保管、修理任何一个环节,都同等重要,是为了更好地将这场舞台盛宴呈现在观众眼前。

每一个剧场里的真实的故事

都是无数台前幕后人拼搏奋进的缩影

早上9点50分抵达排练地点,深夜演员们散场半小时后,清理现场、检查道具是否归还到位,很晚才离开剧场,成了黄成这几个月来的日常工作状态。

黄成的妻子王梓是话剧演员,也在这部剧里演出。因为夫妻都在剧组,双方父母不在长沙,所以他们3岁多的女儿小米坨,不上学时,便时常穿梭在剧组里。

黄成笑着说,“我和妻子忙不过来时,小米坨就一个人在服装间,跟服装师和后勤老师玩。因为年龄接近,所以在剧组,她最喜欢和饰演小雅的两个姐姐玩耍。跟着我们排练时间久了,现在几乎这部剧所有的演职人员都认识她,她也已经会唱剧里所有的歌曲了”。

4.jpg

9月5日彩排,在化妆间熟睡的小米坨。

在黄成的脑海中,让他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彩排是9月5日。“那天排练到凌晨,所以小米坨还在化妆间里等待我们下班。平常小米坨习惯了妈妈哄睡,当天晚上10点16分,我妻子回到化妆间,经过短暂的休息后,又要继续进行彩排。趁着休息的间隙,妻子17分钟把小米坨哄睡了。看着孩子熟睡的面庞,我的心里百感交集,有对孩子的愧疚,也有对妻子的心疼。我们这个小家庭为了这部剧,在不断努力着。和我们一样,台前幕后还有无数演职人员在默默坚守、付出,这部剧是大家一起并肩奋战的精品,真的很期待这部剧首演的那一天。”

今年是黄成进入道具师行业的第9个年头了,他很喜欢、也很享受现在这份工作。在他看来,道具师是一个“杂家”,什么都要懂一点,所以他一直在不断学习,提升自我。

9.jpg

黄成(左二)和《大地颂歌》道具组的同事们。

靓丽光鲜的舞台背后,总会有人默默付出。黄成用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和同事们一起,点亮了观众头顶的那片星空。正是有了他们的敬业与付出,也让我们更加期待台前的那轮明月,期待即将绽放的那场舞台盛宴。

来源:红网 作者:王嫣 夏君香 胡邦建 朱玉涵 编辑:王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