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时刻APP
分享到
专题 岳麓行吟

散文丨唐盛明:溯源四明山

2020-08-04 09:55:17 红网时刻

微信图片_20200804094951.jpg

溯源四明山

文/唐盛明

祁水的源头在四明山。

四明山位于湖南衡阳、永州、邵阳三市,为有名的界山,2014年被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四明山,又称四望山,其含义为“四望周围、界线皆明”。据《永州府志》记载,四望山林深、竹秀、水美、石奇,无所能及。

为推介祁阳文化旅游,编撰《大美祁阳》一书,县文联组织诗词协会和摄影协会的部分成员,对祁水流域进行考察采风,第一站就选定祁水源头四明山,我亦有幸参加。曾经听了在县林业部门工作过的好友林奇描述,加上出发之前在百度上搜了简介,对四明山旅游亮点有了大致了解。地质学家曾在四明山发现笔石,而笔石是4亿多年前奥陶纪时期海洋生物化石。同时,四明山自然景观众多,颇具特色,如长龙江大峡谷、“十里画廊”、腾云岭、仙人弈棋、庙山坑瀑布等。四明山人文资源也十分丰富,它是革命的摇篮,留下了王首道、张大野、王佐等革命志士的光辉足迹;也是全国著名宗教圣地,共有寺庵遗址49处;还是故事之乡,无子和尚、董师公的故事流传至今。

这里每一处自然与人文景点,都值得亲临观赏和流连。因为时间与交通所限,我们只选择了紫云寺、碧玉湖和腾云岭三个去处,权作溯源之旅。

远远地,便看见了一座高耸的仿古门楼,白色大理石立柱,青色琉璃瓦覆盖,由著名书法家沈鹏题写的“湖南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烫金牌匾,格外的醒目。这里想必是原四明山林场所在地,只听得涧水从路旁汩汩汩地流过,显得幽谧与古朴,连牌楼前的那排民居也是白墙靑瓦,屋檐挂着大红灯笼,于阳光的映照下非常耀目,昭示着春节喜庆气氛还未曾消融。再环顾四周,群峰耸立,郁郁葱葱,仿佛是用绿色绒布把这街道包裹得像一颗透明透亮的珠子。

一下车,那几位摄影家就忙着抓拍镜头,我却同诗友们站在一块大牌子前,看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导游图,尤其是确定的那几个景点。从龚家坪镇派来当向导的是一位司机,他比较清楚四明山的景点和旅游线路,曾经几次到过紫云寺。据他介绍,四明山虽然有那么多寺庙遗址,可真正保留和恢复的并不多。比如,万福寺始建于明朝洪武元年,香客云集,经久不衰,地处祁东县城鼎山,距这里稍远;四明寺和腾云祖师殿只剩下遗址,且地势高峻,古树林立,不易攀爬上去。紫云寺则是个远离尘嚣的古寺,梵音渺渺,正是修通了水泥公路,近年来香火才渐见旺盛。

紫云者,紫气缭绕也。全国叫紫云寺的,应该不在少数吧?像湖南茶陵云阳山风景区就有一座紫云寺,经过两次修复和重建,寺内建筑雕梁画栋,制作精美,在层峰叠峦的掩映下,蔚为壮观。不过,全国最有名的当数山西绛县境内紫云岭上的紫云寺,它占地200余亩,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环境幽雅,气候宜人,佛事兴盛,绵延不断,系人文与自然有机结合的古老佛寺。据记载,其寺始建于北魏,每逢佛节,常有“紫气缭绕”“紫云映日”之瑞,故寺以“紫云寺”名之。明代诗人张浩曾以《紫云游》为题赋诗赞曰:“青山迢递万盘来,金殿平临日月开,倚剑漫跨龙虎观,吹箫别起凤凰台,松风谡谡灵旗动,桂月萧萧鹤驭回,此地游仙真有梦,何须泛海向蓬莱”。只可惜,我还没有机会前去拜谒呢。

遐想之间,我们跟随向导驱车来到了紫云寺。此寺坐落在地势较高的山坳里,为南北向,左右两旁山坡平缓,前视相对开阔,远观有绿树掩映。寺庙建筑均为两层楼,中间正殿墙柱赭红色,楼顶覆盖黄红色琉璃瓦,檐下悬着一块黑底金字的匾额,上书“紫云寺”三字。大门上方张挂某香客赠送的“大雄宝殿”牌匾,门边写有一副楹联,上联为紫光照红尘四大皆空脱凡俗,下联是云霭凝圣水百怯涤净渡众生。门前被水泥硬化了的空坪上,左右各摆放着一尊造型奇特的香炉,正中间耸立了一座宝塔形的香炉。对于紫云寺的历史,我手头没有资料可查,只知道唐时王孙桂留、桂伸隐居于此。但从建筑的全貌和风格看,紫云寺应该是近几年才恢复重建的。待我和几位诗友进殿作揖,再走出门外,见阳光从寺庙的右侧斜照过来,整个寺院由云雾缭绕,变得渐渐明朗,正好应了“紫气东来”之景,也许会给虔诚者带来吉祥如意和兴旺发达吧!

这时,恰巧有一拨香客上紫云寺敬香。他们先进了正殿参拜,然后由紫云寺住持引领,各点上三炷香火,插在长方形的香炉,于是,寺院内便弥漫着淡蓝色香烟。默立寺前庭院,我想自己虽然不信佛,可既然来到四明山,不妨抛却诸多烦心之事,脱离世间的忙碌与喧嚣,尽情地享受青山秀水、奇树异草带来的愉悦,让劳累的心得到片刻的休息。当我们离开紫云寺时,那一缕缕香烟、一声声木鱼,依然于眼前和耳畔萦绕。

出了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老街,路旁敞开一条像壕沟样的溪涧,还隐约听见潺潺的水流声。是呀,初春时节的溪涧水流不大,且在茅草枯枝的遮掩下,显得那般瘦弱。车子越过溪涧上的石拱桥,一块“碧玉湖”的牌子指向右边的小路。于是,我们下车徒步,牵着那条弯弯的涧水,鱼贯似的潜进了幽深处。

步行不到一公里,一帘银瀑十分张扬地挂在眼前,尽管被树枝时不时遮挡,仍然有一阵阵的轰鸣声传来。我们拨开树枝和草丛,来到瀑布近前,见水流是从一道高矗的大坝落下,与其形容为银河飞流,倒不如说更像一架祖母留下来的老式织布机,摇呀摇的,棉纱倾泻,银光闪亮。可是于我,并不怎么喜欢河坝飞瀑,感觉似乎太刻意了,便急匆匆地爬上坝顶。

哇,碧绿碧绿的,好个澄澈的一汪!不知是谁给这个水库取的名,叫碧玉湖,就像朱自清先生所描写的荷塘,可以比作为一块娴静而又温润的碧玉,并且这么名副其实?我倚着码头下到水边,用手轻轻搅了一下水波,立即泛起一道道细微的涟漪,不是都说碧玉是固态的,可怎么有如此一块液态的或动态的?倘若登上大坝对面的峰峦,你一定会发现这个碧玉似的湖面,分成三个湖叉,像一片青嫩的枫叶铺在山坳。我只有缓步走过不到三米宽的坝顶,沿着湖面右岸的石板小径,透过疏密不匀的树枝,去欣赏湖上那幽美的风光。

好在我曾到过九寨沟和天山天池,觉得只有这两处地方的水可以与此媲美。九寨沟的水潭称海子,深浅大小不一,就那样静静地躺卧在原始次森林里,清澄见底,偶有古树倒落于潭中,潭水多为碧绿,也有彩色的。天山天池一片浩瀚,可那天我去的时候,正好蒙上一层轻雾,有点像害羞的维族姑娘,就在我从池坝右边下去,听见脚下訇然作响,原来在雪松和水杉的掩映下,竟流出一条分水河道,往前则形成了一个小水库,于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幽蓝幽蓝,分明是维族姑娘的一双眸子,那般水灵,那般漂亮!

正当我陷入美好的遐思中,同行的一位诗友忽然提醒我朝前走。待我缓过神来,见一二位摄影家正去往湖叉拍摄,我便赶紧加快脚步追去,一边观赏,一边取景拍摄。这时候,湖对岸的山景全部倒映湖中,特别的清幽。山随路转,景因人移,这个湖叉已经到了尽头,现出一片浅浅的沙滩,几根木头架起的小桥,尚处在腐朽状态。从湖叉尾部观看湖面,则像一条幽深的巷子,你看那浓密的树枝,自然搭作天棚,阳光使劲地筛落下来,将点点金色洒在水面。这里风吹不进来,除了从枝头传来几声鸟鸣,便是出奇的静。由湖叉原路返回,遇上一位赶圩归来的山民,他肩挑一担重重的大米和其它货物,竟然快步如飞,或许这条山谷还住着好些人家呢。即便我,也想模仿古人,在这幽静的峡谷搭一间草堂,邀聚诗友,吟诗作赋,饮酒品茶,何不悠哉乐哉!

其实,我们进去拍摄的这条山谷不算太深,对面那片碧波延伸的峡谷,也许会更加幽深。那么,它是不是简介里说到的长龙江峡谷呢?于我不得而知。就连那位给我们当向导的师傅,也找不到进出峡谷的路,算是留点遗憾吧。

从碧玉湖小石径出来,往右的水泥公路即是腾云岭方向。听向导说,这一路风景如画,集中了四明山的大部分景点,人称“十里画廊”,如仙人弈棋、一线天、绝情谷、断妻桥、仙女梳头、娘娘排等,令人目不暇接。

不过,我们一行的目标是攀登腾云岭最高峰,记得过了一线天,则沿着盘山公路一直向上,无暇顾及左右两边的美景。待车子爬行到半山腰以上,经过一道懒长懒长的上坡路,见右边的山峦连绵不绝,视野十分开阔,摄影的朋友便要求停车拍景。我亦站在面北的公路一侧,见近处青葱,远方黛蓝,色如水墨;其山势重叠,恰似龙腾虎跃,磅礴于斯。这时,在不远处的山林间,发现有高山杜鹃盛开,一树一树的,粉白或紫红。而身边的几树山桃才开始绽蕾,难怪唐代诗人白居易对桃花所处的环境观察细致,且吟咏出“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好句来,我想眼前这山桃花也将开放在即了。

之后,索性让车子往前开,我们一路说笑,一路观景。四明山不仅水美石奇,而且林深竹秀,据同行的一位摄影朋友说,大片原始次森林不在腾云岭,而在另一处山头和峡谷,他前一次就专程到过,拍摄了大量的原始次森林的珍贵图片。另有资料记载,四明山自古生长着白玉兰、银杏、楠木、摇钱树、青钱柳、紫穗槐等10多种珍贵树种,常年活动着香猫、聋猪、穿山甲、猴鹰、夜鸦等数十种野生动物。在大塘村现存有14株古树,树龄都在300年以上,它们屹立于崇山峻岭,苍劲挺拔,守望着茫茫林海。四明山杉木、楠木素来品质优良,明代修建北京故宫时,太和殿一根主梁就取自这里出产的珍贵楠木。

腾云岭海拔1044米,仅次于南岳祝融峰。清朝时《祁阳县志》有记:四望山山势高壮,俯视一切,登之,群峰尽培嵝也。经过一段崎岖山路的攀爬,我们才喘着粗气登上腾云岭的最高峰。只见山峰千姿百态,各自峥嵘,山下沟壑丛生,郁郁苍苍,让你顿时有了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的感觉。站在峰顶,极目四望,可以清楚地看到祁东、祁阳、冷水滩、东安和邵阳的青山碧水。你看,那不是祁阳的龙江桥水库吗?浩浩渺渺像明镜一样的水面,在阳光的蒸发下雾气升腾,恰若村姑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美感极了。静坐于四望台上,我们听着向导的介绍,犹如置身迷人的仙境,如腾云祖师与外孙“升山比高”,被雷神轰平山头的“雷打岭”,腾云祖师升天的“登仙岩”,还有散落在此的扁担、菜豆、豆腐,而形成的“担杆山”“篮子山”“豆腐山”,等等,似乎这里的每一个山头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在峰顶至高处,还矗立着一座水泥石头垒砌的碉堡,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因备战需要而构筑的工事,四面还保留有观察口和射击口,历经风雨侵蚀,依旧坚固如初。如今碉堡已经修复改造为森林公园防火瞭望台,或供游客登高望远、观景摄影之所用。说到这里,四明山特别是腾云岭,地势十分险要,易守难攻,在革命战争年代发挥了它的特殊作用。1927年大革命时期,中共祁阳特别支部书记王首道来到四明山,组织成立了祁阳西区农民协会,领导农民斗地主、分田地,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大革命失败后,王首道凭借当地深厚的群众基础和险峻的自然环境,还在这里坚持了较长时间的地下工作。解放战争时期,曹炎与黄埔军校毕业生王佐、胡铮等人建立了衡祁邵边区游击纵队,以四明山为根据地,打击国民党反动地方武装势力,为湘南解放扫除了障碍。曹炎、王佐壮烈牺牲,后被追认革命烈士。四明山下太和堂镇中学以曹炎的名字命名,江泽民还亲自题写校名,以供后人缅怀与敬仰。

哦,四明山,你“养在深闺人未识”,就好像一颗被云雾遮住了光芒的明珠,一旦揭开了她的神秘面纱,一定会被她的无穷魅力所折服,为她的清纯风韵而感叹!下山途中,我忽然想到,如果说四明山是母亲隆起的乳房,那么祁水就是其中的一条乳腺,这里不仅有丰富的水资源,而且还有古老的文化以及无私奉献的精神,养育着这块土地上的一代又一代。

图片1.png

唐盛明,湖南永州人。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散文学会会员、湖南省诗词协会理事和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在市以上报刊发表文学作品600余篇(首),多次获市级以上奖项。散文《家乡的立夏蛋》荣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首届“海峡情”征文比赛优秀作品奖,诗歌《春风》被收入《新时期湖南儿童文学作品选》,散文《寻觅浯溪》《谨致囚鸟》和《诗意栖息的老山湾》被收入《中华散文精粹》。近期有散文发表于《民主》《时代邮刊》和《湖南散文》等,《满谷药香》荣获郦道元全国山水文学大赛散文类一等奖,词作《江城子。海滨公园漫步》荣获“大美中国。圆梦福田”第二届中华诗词节大赛优秀奖。

????_20180625085849.jpg

来源:红网 编辑: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