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迷彩服的历史,要追溯到40年前,即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我军的第一代迷彩服——81式伪装衣。由于边境反击作战需要,早期我军的迷彩服采取了边设计、边试用、边改进的发展模式。例如,俗称“大五叶”的81式伪装衣,从设计到定型的过程中,先后试装过单面迷彩、双面迷彩、大五叶迷彩、小四叶迷彩、连帽和面罩版等多个版本。经审定,81式伪装衣具有阻燃、防水、防白天可见光和防夜间微光及近红外线观察效果,各方面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同类迷彩服产品先进水平,经历了实战检验,并得到前线指战员的充分肯定。
从外观看,我军第一代迷彩服的主要特征是采用较大的迷彩斑点、圆滑的边缘轮廓,三色与四色大斑点能较好地分割目标外形轮廓,在对抗近距离、较低分辨率的侦察时,伪装效果比较好。电视剧《我是特种兵》中,侯勇饰演的侦察部队大队长在边境山地作战时,穿着的就是我军早期的迷彩服,从剧照细节看,这款并不是最初的81式伪装衣,而更加接近后来的85式伪装衣,不仅采用了1985年以后的肩章式,还采用双面印染设计——一面为适用于南方林区的叶状迷彩,另一面为适用于荒漠地带的斑点迷彩。
81式、85式伪装衣带有一定程度的试用性质,只在部分边境部队小范围列装,很快就退出了历史舞台。我军大范围配发的迷彩服,是第二代87式迷彩作训服。它采用四色几何变形设计,集深绿色、黄绿色、棕色及黑色等4种变形斑块于一体。87式迷彩服在我军列装范围最广,穿着时间长达20年。1998年抗洪抢险中,我军指战员身穿的迷彩服就是87式迷彩服。
在部队列装使用过程中发现,87式迷彩作训服仅适合我国北方夏季和南方地区,不能完全适应各军兵种部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作战需要。尤其是在没有植被或缺少植被覆盖的濒海地区,四色迷彩的伪装效果不佳,很容易暴露在可见光之下。为了满足海域作战环境需要特别是适应两栖作战特点,中国海军又以87式迷彩服为基本样式,以银灰白、浅天蓝、叶绿、黑褐色为基调,使用不规则迷彩大色块,研发出了独具特色的海洋迷彩,并针对海洋环境紫外线照射强的特点,加装了斗帽和面罩,把脖颈和脸部遮蔽起来,增强了伪装和防护效果。
迈入21世纪,以87式迷彩服为代表的作训服体系已无法满足现代信息化战争的需要。2007年,我军开始配发第三代迷彩服——07式迷彩作训服,主要分林地迷彩作训服和军兵种迷彩作训服,又按季节分为夏季迷彩服和冬季迷彩服,用料为耐磨细斜纹布。从迷彩设计看,07式迷彩服采用了计算机像素格组成的数码迷彩,主要特点是将传统迷彩服的色块像素化,运用计算机进行设计喷涂,形成复杂的迷彩色块,色彩方案依据我国主要地域的季节变化和相应植被体系进行设计。同传统迷彩的不规则斑点或条纹相比,数码迷彩运用像素点阵的视觉原理,使得不同颜色间的边缘模糊化,在视觉上有渐变的特点,可以提高近距离的隐藏能力。因此,07式迷彩服从近处看是布满像素的“小花”,从远处看就因混色而形成“大花”,可满足我军执行多地域军事任务的需要。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阅兵时,受阅部队身着的迷彩服便是07式数码迷彩作训服。
2019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亮相的新式迷彩服,是我军的第四代迷彩服“星空迷彩”,它分为热区林地、荒漠、温区丛林、城市、沙漠等5种颜色,能适应国内外不同地形地貌,意味着我军单兵服饰战场隐蔽能力迎来了新一轮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