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时刻APP
分享到

洪水退后,如何预防多种传染病?手把手教你

2020-07-11 19:41:31 红网时刻






受持续降雨影响,湖南多地相继发生洪涝灾害。 俗话说,“大水之后需防大疫”,洪水过后,环境潮湿,细菌易滋生,水源易遭到污染,食物容易变质,人员接触污水机会增多,极易造成疫病流行。洪水退后,可能会发生哪些疾病,该如何防护?

洪灾地区容易发生的七大类疾病

1、肠道传染病,如霍乱、痢疾、伤寒、甲型肝炎、感染性腹泻等。


2、自然疫源性疾病,如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


3、虫媒传染病,如疟疾、乙型脑炎等。


4、寄生虫病,如血吸虫病等。


5、中毒,如食物中毒、农药中毒。


6、皮肤病,如浸渍性皮炎(俗称“烂脚丫”“烂裤裆”)、虫咬性皮炎、尾蚴性皮炎。


7、意外伤害,如溺水、触电、中暑、外伤、毒虫咬螫伤、毒蛇咬伤。

水灾时期的常见病症状及对策

1.肠道传染病

  包括肠炎、痢疾、伤寒、霍乱、甲型肝炎、脊髓灰质炎、以及其它肠道病毒感染等。

  防治对策:加强饮水消毒,爆发疫情时应加大消毒剂的用量;切实管理好粪便,避免污染水源;病人粪便要消毒;管好饮食卫生,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


2.钩端螺旋体病

  钩端螺旋体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的传染源是鼠类、家畜(猪、牛)、以及人。病原体是钩端螺旋体。

  临床表现:发烧、畏寒、头痛、全身疼痛、全身衰弱、腓肠肌痛、眼结膜充血、鼻出血等。

  防治对策:灭鼠、管好家畜,病人排泄物消毒,疫区高危人群和进入疫区工作的人群接种钩端螺旋体菌苗,个人保护方法如预防皮肤刺伤、减少接触疫水等。


3.流行性出血热

  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病原体是病毒,传染源是黑线姬鼠,传播途径可能是皮肤接触或虫媒传播。

  临床表现:起病急,发热38℃以上,全身酸痛,面、颈、胸部充血潮红,结膜充血、水肿,有点状或片状出血,上腭黏膜呈网状充血,点状出血。典型病程有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

  防治对策:灭鼠是关键,还要防鼠,在劳动、休息、居住的地方避免鼠接触人,同时要杀灭虫螨。


4.疟疾

  疟疾是经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

  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周期性规律发作,全身发冷、发热、多汗,长期多次发作后,可引起贫血和脾肿大。

  防治对策:下大力气消灭蚊虫;填埋积水坑洼消灭蚊虫孳生条件;治疗疟疾病人,包括疟疾休止期有疟疾史的人服药;无病的健康人在流行时预防性服药。

洪灾后如何防治传染病?

1、注意饮用水卫生

  用漂白粉或漂白粉精片对饮水进行消毒;尽可能喝开水,有条件的可以饮用矿泉水或纯净水。


2、注意食品卫生

  不吃腐败变质和受污染的食物;不吃病死、淹死的动物肉;不吃生食,吃瓜果前要削皮或洗烫;食品要煮熟煮透再吃。


3、及时消毒,注意环境卫生

  洪水退后,水淹地区的村庄和住户必须进行彻底的室内外环境清理,及时清除处理垃圾、人畜粪便,开展内外环境消毒和卫生处理工作,做到洪水退到哪里,环境清理就搞到哪里,消、杀、灭工作就跟到哪里


4、做好防蝇灭蚊

  雨后各种积水增加,蚊虫孳生地增多,在雨后大约10天左右蚊虫密度将会形成一个高峰期。灭蚊的关键是消除各种积水,疏通沟渠,可采取菊酯类药物如赛克宁稀释5080倍喷洒的办法防止蚊幼虫孳生。

  灭蚊的关键是消除各种积水,疏通沟渠,可采取菊酯类药物如赛克宁稀释50-80倍喷洒的办法防止蚊幼虫孳生。

  蚊虫较多时尽量穿浅色长袖长裤,暴露部位涂抹驱蚊剂。


5、在血吸虫病流行区,不接触疫水是预防血吸虫病最好的方法

  接触疫水前,在可能接触疫水的部位涂抹防护药,如防锄霜和皮避敌等,穿戴防护用品,如胶靴、胶手套、胶裤等。

  接触了疫水应主动去血防部门做检查,发现感染应尽早及时治疗,以防止发病。






洪水退去后一周左右可能是传染病暴发的高峰,一些多年不发生或很少发生的疫病、一些在正常年份不会发生的疾病,由于洪水的缘故,亦有可能发生,一定要警惕并做好防护。

资料来源:三湘都市报、新华网、科普中国、光明网、潇湘晨报。



来源:红网 作者:马丽红 编辑: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