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时刻APP
分享到

高考神押题?英语退出高考?这些高考谣言不能信!

2020-07-05 07:21:57 红网时刻

临近2020高考

一大拨诈骗分子开始“蠢蠢欲动”

一些谣言也“死灰复燃”

如何明辨谣言、谨防受骗?

这份防骗指南请查收

↓↓↓

(数据来源:新华睿思大数据分析平台)

谣言一

“捡到xxx高考准考证

2012年开始,“捡到刘明婷高考准考证”相关谣言在网上传播。之后此类丢失准考证,急转寻考生的谣言年年出现,更换人名、地名、联系方式外,多地扩散。

基本版式:“朋友捡到一个准考证,有认识的通知一下:姓名:xxx,考点:xx,考场:xx,座号:xx,准考证号:xxxxxx,联系电话xxxxxx,扩散,扩散,别耽误孩子高考。帮助他人手留余香!”

提醒:看到类似信息,建议先跟考生所在中学或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公布的举报电话联系确认。在未经核实的情况,建议不做转发,更不要拨打信息中的联系电话。《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刑法修正案(九)》规定:对于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谣言二

花钱可买“高考真题”“绝密答案”

每年都会有不法分子在网络平台或交流群中兜售所谓“高考真题”“绝密答案”等,标榜“准确率极高”“违约退款”等诱惑信息,并以“预付订金”等名义要求用户先付款。有的不法分子声称可以花钱雇佣“枪手”替考,还有的借传送“样题试卷”的名义向用户电脑或手机发送病毒,套取用户信息。

提醒:高考试题属于国家绝密级材料,其保管和运送都有严格的管理措施,所有接触试卷的人员都实行封闭式管理,泄露的可能性极低。而且购买涉密材料本身也是违法,切勿尝试。

谣言三

高考招生存在“内部指标”

不法分子往往利用考生和家长不熟悉高考相关招生政策实施诈骗。有的声称不用看分数,只要花钱就能搞定;有的吹嘘自己可以弄到某某大学定向招生计划,保证录取,公开叫价,收取高额“定向费”。

提醒:高考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经过40多年不断改进完善,我国已经建立起了一整套科学规范、监督有力、公平公正的考试招生体制机制。高考招生录取工作都是在网上进行,并严格执行已公布的招生计划,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内部指标”,更不会向家长收取高额费用。

谣言四

“英语退出高考”“分值改变”“分等级”

高考英语取消了?

真相:2020年高考,全国仍然实行目前的考试方式,科目、分值不变。英语退出高考一说,不可信。

降低英语学科分数在高考招生中的权重?

真相:英语150分的分值目前没有任何方案提出要降低。

英语分等级,英语不够等级不能录取?

真相:高考招生不会仅仅依据英语成绩来决定是否录取一名考生。此类突出英语的重要性,一看就是一些社会英语辅导机构的宣传伎俩,考生与家长无需理会。

谣言五

高考卷有内幕?

每年高考成绩公布前后,总有人炒作某地高考阅卷工作极不严肃,阅卷教师甚至不管对错,乱打分。事实证明,发布这些帖子的人往往是为博取关注,还有的是部分高考成绩落差较大或考试不理想的考生和家长武断地认为是阅卷出了问题,胡乱猜测。

提醒:阅卷一般实行“一人评一题”“双评制”,“双评”超过一定差值的,则提交第三位教师进行“三评”,确保评卷分数的准确和有效。此外,评卷系统还制定了严格的评卷质量监控体系,对评卷质量进行全程跟踪、实时监控和分析,及时预警和提示等,确保出现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

高考小贴士:

  ●每日做好体温监测,备好口罩、消毒剂等防护用品。

  ●牢记考试时间,切勿翻错日历、定错闹钟。

  ●提前准备好身份证、准考证、文具等,放在显眼地方。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佩戴口罩,尽量分散就座。

  ●忘带证件、堵车,找警察叔叔。

  ●体温低于37.3℃方可进入考点。

  ●低风险地区考试可不戴口罩,中高风险地区必须戴。

资料来源:教育部网站、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新华社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廖浩宇 编辑:刘良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