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水利系统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推进会在酒埠江灌区管理局召开
灌区管理局先后被授予“全国水利系统先进集体”“市文明单位”“市模范职工之家”等称号,管理所被授予“青年文明号”称号
实地参观酒埠江灌区管理局文明创建成果——职工书屋
总结提炼“酒灌精神”
实地参观酒埠江灌区管理局文明创建成果——党员之家
□通讯员 彭政
近几年,酒埠江灌区管理局深入挖掘酒灌历史,锤炼酒灌文化,弘扬酒灌精神,创树酒灌品牌,推动“节水灌区、生态灌区、智慧灌区、人文灌区”在攸醴两地落地生根,尤其在建设人文灌区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6月4—5日,湖南省水利系统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推进会在酒埠江灌区管理局召开。在全力争创“全国水利文明单位”的冲刺阶段,会议的召开充分展示出酒埠江灌区深厚的文化底蕴,映照出“酒灌人”的别样精彩。
聚焦群众感受
灌区的水直接关乎群众“菜篮子”“水缸子”“米袋子”安全。2018年以来,酒埠江灌区管理局打破过去“只管放水到田、不管水质安全”的传统做法,在株洲市政府的支持下,开全省先河将灌区渠道纳入河长制管理范畴,并明确了一名副市长为灌区河长。同时,联合攸县人民政府打响了灌区水环境整治大会战,向沿渠村民免费配送垃圾桶300多个,清除沿渠垃圾堆92处,限期封堵59个排污口。通过重拳治理,目前灌区主干渠水质均达到三类,部分渠段保持二类以上。
为确保灌区群众用水不愁,酒埠江灌区管理局按照“三不三畅”标准,即“渠底不见泥、水流通畅,渠顶不见坑、堤面顺畅,坡不见柴、堤面光畅”,推进渠道清淤、扫障和除险工作。通过持续奋战,消除了一批工程隐患,提高了灌溉保证率。2018年成功战胜了1964以来最严重的干旱,2019年经受住了两次特大洪水侵袭,实现了大旱之年无大灾。
为做到精准灌溉,同时提升服务水平,酒埠江灌区管理局总结推行了“四有放水法”,即:放水之前有调查,必须实地核实,不随喊随放;放水之前有告之,建立微信群,放水信息直达农户;放水时间有间隔,把水轮灌到最急需的地方,杜绝大水漫灌;放水效果有跟踪,不能一放了之,最终要看群众满不满意,真正让群众感受到了便利和温暖。
突出以人为本
由于水深流急,灌区每年都会发生溺水伤亡事故,尤以中小学生居多。为了扭转这一局面,从2016年开始,酒埠江灌区管理局在水流湍急处安装救生抓手950套,在事故多发渠段安装警示牌198块,每年夏季组织志愿服务队走进灌区中小学校园宣讲防溺水知识,在各乡镇“村村通”广播连续播放公益广告。通过完善防护设施,强化宣教引导,学生野游现象明显减少,渠道伤亡事故逐年递减。
坚持强基固本,资金、资源重点向基层,有条不紊地推进站所提质改造工作。2016年以来,先后争取到省基层站所危房改造资金400万元、国家公租房配套资金600万元,共完成局机关和5个站所提质改造任务。通过美化、绿化、亮化和功能完善,基层站所焕然一新,职工的幸福感不断增强,爱岗敬业的自觉性日益提高。
干事创业靠人力,发展进步靠人才。近几年,酒埠江灌区管理局把培训教育作为关心干部职工、帮助干部职工成长的长远大计来抓。积极争取省厅、市局、市委党校各类培训指标,组建了青年学习读书会,开辟了“酒灌讲堂”,坚持每两月举办一次“外请报告”,每年组织开展2~3次专业技能测试。同时,大胆提拔使用年轻干部,选派优秀青年下到站所担任负责人,创造条件进行摔打和历练,既促进了全局干部职工成长成才,搭建干部梯队,又为事业发展进步注入动力活力。
坚持以文化人
文化如水,是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酒埠江灌区历史就是一部自力更生、艰苦拼搏的奋斗史和励志篇。灌区管理局结合时代特点和灌区实际,通过总结提炼,把“听从指挥、步调一致的纪律意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守望精神;业兴我荣、业衰我耻的集体情怀;抱朴守拙、忠厚实在的纯朴本色”确立为“酒灌精神”。2019年冬,酒埠江灌区管理局以“发扬酒灌精神,打赢四冬会战”为主题,掀起了冬修水利热潮。通过大力引导干部职工在思想上向其看齐,在行动上努力践行,有效地促进了干部职工的文化认同,激发了干事热情,起到了凝神铸魂作用。
自2016年以来,酒埠江灌区管理局先后组建了局志愿服务队,建成了职工书屋、文化长廊,定制了单位形象LOGO,文明行动向纵深推进,进一步提升了职工文明程度、事业发展速度和单位对外形象。2018年以来,酒埠江灌区管理局先后被株洲市总工会评为全市“模范职工之家”,被团市委授予“青年文明号”,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文明单位”,何建南同志被中央文明办评为“中国好人”,被湖南省河长办评为“全省最美护河员”称号。
在湖南省水利系统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推进会上,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熊科文、省水利厅二级巡视员周波艺分别对酒埠江灌区管理局文明创建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会议的召开不仅为灌区下一步文明创建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更催生了“酒灌人”奋力前行的内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