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日,面向全国应对疫情心理援助平台在湖南省精神医学中心正式上线,精神卫生、心理学专业人员和社会心理服务志愿者通过电话和网络,以倾听、交流、解惑、引导、共鸣等方式为新冠肺炎患者、居家隔离者、一线医护人员及家属、普通社会公众等提供在线心理咨询与心理危机干预服务。
红网联合湖南省精神医学中心、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心理救援分会、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开设《听见》专栏,讲述应对疫情心理援助的典型故事,用人文视角折射“不穿防护服的特殊一线”真实状态,彰显社会担当与责任。
2020年2月1日 星期六
今天是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心理危机干预热线咨询正式开通第二天,我是值班咨询师龙静芬。
作为今年留守准备过节值班人员,因个人身体原因,我无法上一线帮助战友们。每天关注着疫情发展,各个工作群里前线战友们的消息,心里总有团火在烧着,我得做些什么,我可以做些什么?直到医院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群里的召唤,瞬间让我找到了方向。
1月27日,紧急会议探讨制定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心理救援分会心理危机干预培训手册、指南、系列科普;1月28日,再次举行咨询热线动员会,工作群里的老师们想尽一切办法从无到有,从动员会到申请号码,到短短半天一百多志愿者的招募,再到制作培训课件,安排培训,以及网络咨询的开通,短短两天时间就让我们的咨询热线正式开通。时间的紧迫让大家都拧成了一股绳,大家都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为抗击疫情竭尽我们的全力。
经过前一天值班同事们的努力,我们的热线已经走上正轨,各种学习资料、接听咨询技巧、管理制度、工作流程与职责等等都放在每一个工作台前,一去到办公室,专业的督导老师又会对大家再进行一次简短培训,交代注意事项。我今天是下午班,下午三点到晚上九点,三号机位。换好工作服,大家都赶紧开始翻阅资料,怕紧张忘记,把关键点一一罗列在纸上。毕竟是第一天上班,都希望尽快熟悉流程。很快第一个电话就响起,这是一位来自宁夏的56岁的叔叔,是一名书法家,有多年的焦虑症病史,一直有坚持服药,同时22年前还做过心脏主动脉瓣膜置换术,爱人慢性肾衰,这次疫情让他焦虑加重,有家人期间从北京回来,更让他担心自己会被感染,总觉得喉咙有痰无法咳出。一边倾听,尽量把自己的语调放平缓让人信任试着按老师教的做共情与接纳,同时脑子里一刻不停地运转做出问题判断,这是一个明显的因疫情和自身情况导致的焦虑加剧。于是在聊天中,有引导的问出关键信息,在完全的倾听后再告知叔叔冠状病毒目前的传播途径和症状等科普知识,消除他对感染的担忧,同时就他的原有焦虑症情况告知放松疗法以及建议专科的继续治疗。
第一个咨询来电,紧张加上兴奋,我发现自己声音不知不觉间竟然有点发抖,于是赶紧稳定心神,告诉自己平静下来,稳重,稳重,要让人信任。慢慢的,越来越感受到叔叔的信任,他说,这些在平常生活中绝对不会对人说出的东西,今天却毫不犹豫的都说了出来,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这应该是对我们工作的最高评价了,二十多分钟的交谈,我们无法治愈他的病,可能也无法真正消除他的焦虑和担忧,但就像特鲁多先生的墓志铭写的:有时是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做到这些,就够了。
晚上九点,办公室慢慢归于平静,大家坐到一起总结汇报自己的咨询情况,一起剖析每一句话,每一个咨询者的需求,工作的注意事项等等。六个小时的值守时间,我们接到了各种各样的电话,有咨询疫情相关防护知识的,有担忧家人出行被感染的,有发热症状自己在家隔离担心隔离之前感染别人的,还有老中医希望提供自己的处方帮助抗击疫情的,这里面有小爱,有大爱,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能为他们带去一些希望,缓解他们的部分焦虑,改变哪怕一丝的观念和生活习惯,一直是我们工作最大的动力和方向。隔离疫情不隔离爱,让一部小小的电话机拉近我们彼此间的距离,让爱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