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时刻APP
分享到

实干在湖南 | 长沙:打造“智造之城” 推进高质量发展

2019-12-30 10:06:07 红网时刻

编者按:11月,省政府就各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完成《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目标任务的情况进行了督查。

督查中发现了一批好经验、好做法,为用好综合大督查成果,推动各地各部门担当作为、狠抓落实,营造互学互鉴、比学赶超良好氛围,从今天起,红网时刻新闻推出2019年重点工作真抓实干综合大督查典型经验做法系列报道。

a3b8b214-7372-4432-913b-7e309c622626.jpg

今年9月,总投资220亿元的三一智联重卡项目正式落户长沙经开区,作为国内首款“智慧卡车”,依托车载智能终端搭建的“生态圈”,三一智联重卡可在研发、服务甚至司机找活等领域致力实现“共享互联”。

8e9c3fe1-090d-4def-a490-ad804c5aeb12.jpg

12月20日,长沙惠科金杨LCM绑定贴合生产线项目正式投产,每隔11秒即可下线一块液晶显示屏。张迪 摄

fca2686f-8350-4894-9db0-1f6745b65c6f.jpg

智能网联车辆在长沙100平方公里范围的城市开放道路和100公里高速开放道路上和普通社会车辆共同行驶。

红网时刻记者 熊晓宇 长沙报道

梅溪湖及绕城高速西南、西北段等区域,无人驾驶的智能网联汽车每日穿行测试;三一重工、梦洁家纺、博世汽车等车间厂房里,各类机器人在生产线上各显神通;长沙工业云、三一根云等云平台上,企业随心“选购”所需的智能化解决方案……

岳麓山下、湘江两岸,智能制造热潮奔涌。以制造业为立市之本的长沙,不断以智能制造统领产业转型升级,正通过打造“智造之城”,闯出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高位谋划种下智造“种子”

对于这座因“工”而强的城市来说,长沙智能制造的嗅觉敏锐。

早在2015年,长沙已先后出台《长沙智能制造三年(2015-2918)行动计划》《建设国家智能制造中心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关于支持工业企业智能化技术改造若干政策》等政策,为企业向智能化转型保驾护航。

在今年9月召开的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上,一份被称为“长沙制造业高质量发展20条”的文件又重磅出炉,吹响率先打造国家智能制造中心的集结号。

推动制造业由大变强,智能制造是必由之路。近年来,长沙不断优化顶层设计、政策体系,坚持一手抓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一手抓新兴产业智能化培育,让智能制造的种子在长沙的土壤生根、开花、结果。

三一重工“18号厂房”被誉为“最聪明的厂房”,可装配出30多种工程机械设备,5分钟即可下线一台挖掘机;梦洁家纺的智能生产线上,从一堆蓬松的棉花到产成一床床洁白的被芯仅需不到3分钟……

从启动智能制造企业试点工作至今,长沙“智造”力量不断加入生力军,截至目前已有668家智造试点企业,其中“国字号”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和专项项目数量达27个,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一。

此外,智能网联汽车、智能装备、智能终端、自主可控及信息安全,在引导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之外,长沙还瞄准智能制造的新兴领域,着力培养“三智一自主”新兴特色产业,先后出台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等系列政策。湘水之滨,这座“智造之城”生机勃勃。

项目平台筑牢崛起“支柱”

9月,总投资220亿元的三一智联重卡项目正式落户长沙经开区,7天签约、42天开工、90天腾地5000亩刷新“湖南速度”。“双11”当天,这台拥有“卡迷”无数的“网红”重卡网络预售1363台,实现销售额3.5亿元;

12月,位于浏阳经开区的惠科金杨LCM绑定贴合生产线项目正式投产,每隔11秒即可下线一块液晶显示屏,“长沙造”中大尺寸液晶显示屏将走进千家万户;

以智能制造为统领,长沙大力推进22条产业链建设。近年来,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项目相继落地或开工建设,迅速转化为推动长沙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动力。

市发改委提供的数据显示,3年来,长沙共铺排3200个重大项目落地建设,累计完成投资过万亿元,推动1500余个新项目开工建设,蓝思、格力、中信戴卡、中联、三一等100余个5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纷纷落子长沙。今年前11个月,长沙共引进500强项目36个,总投资额623.1亿元。

大项目、大企业“顶天立地”,以长沙工业云、三一根云、中电互联等为代表的长沙工业互联网平台则为中小企业“铺天盖地”智能化发展提供强劲支撑。

高空作业机械领域“新星”星邦重工,让公司设备接入云平台,没有巨额投入即让产品具备远程监控功能;湖大艾盛汽车零部件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在“云上”找到合适的智能化升级方案,车间生产效率提高20%,生产成本降低15%.......

从工程机械“大块头”到生活里一瓶小酱油,依托工业云提供的研发设计工具和企业管理应用等服务,各类企业都能在云平台上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目前,长沙工业云平台服务企业已达4万家,企业生产效率平均提升30%以上。

此外,长沙还设立长沙智能制造研究总院,建立机器人、新一代半导体等9家研究院,全力打造技术研发平台。目前,全市各类国家级、省级研发平台分别达83家、574家。

生态优化夯实发展“土壤”

种子生根发芽、企业茁壮成长,优化“土壤”生态至关重要。

今年来,长沙市一年重点做好“产业项目建设年”“营商环境优化年”“两个年”工作,通过效能提速、实体经济降成本、企业家权益保护、政务服务四大专项行动,着力打造“对企业家很友好、对投资人很保护”产业生态。

紧盯环境保障,纵深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企业开办审批、不动产登记、工业投资建设的房屋建筑项目审批基本实现2个、5个、44个工作日内办结;

紧盯融资保障,成立100亿元智能制造产业投资基金,以10亿元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90亿元;

紧盯土地保障,前三季度针对重点保障的重大项目征拆腾地3.44万亩,拆除房屋142.29万平方米;

紧盯用电保障,全力实施长沙电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全市电网供电能力达800万千瓦;确保用电高峰期企业项目“不拉闸、不限电”;

产业的发展,行业人才的集聚最为重要。2017年以来,长沙推出吸引人才“22条”奖补政策,形成了“1+5+N”的人才政策体系,以市场化手段组建人才集团,设立绿色通道解决人才落户后在购房、就医、子女入学等方面的后顾之忧。

目前,全市人才总量达140多万人,其中靶向引进高精尖领跑工程人才31名、市级紧缺急需集聚工程人才140名。围绕22条优势产业链人才需求,近两年累计发放人才奖补资金近12亿元,在近年全国城市人口净流入率、中高端人才净流入率排行榜中均稳居前三。

来源:红网 作者:熊晓宇 编辑:吕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