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时刻APP
分享到

走进非遗丨侗族傩戏,藏在大山深处的远古回音

2019-12-23 11:43:48 红网时刻

编者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们智慧的结晶,是民族文化的历史沉淀。对于怀化来说,植根在这里的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就是这座城市人文记忆的载体,也如同一条条血管,串起了五溪之地的精神脉络,滋养着这个城市的灵魂。

目前,怀化共有14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即日起,红网时刻推出《走进非遗》系列报道,带你深入了解怀化国家级非遗项目,讲述非遗传承人背后的故事,且看非遗在文旅融合中如何走进生活,绽放芳华。

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傩戏“咚咚推”代表作品《老汉推车》(张家流  摄).JPG

侗族傩戏主要流传于新晃侗族自治县贡溪乡天井寨,于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红网时刻记者 胡邦建 怀化报道

在怀化市新晃侗族自治县贡溪乡天井寨,冬日的阳光洒在村民的屋顶上,为侗族的特色小屋增添了些许温暖。年关将近,这里逐渐热闹起来,演戏的、看戏的、游玩的……大家聚拢在一起,只为一出好戏。

“咚咚锵,咚咚锵……”每逢重大节日及旅游旺季,70多岁的龙景昌老人,都会和寨子里的十多位村民一道,来到戏台前,为村民和游客表演地道的侗族傩戏。

龙景昌不仅是寨子里的“寨老”,也是侗族傩戏的代表性传承人。天井寨是龙景昌的居住地,几百年来,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侗乡山寨创造了属于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傩戏便是其中之一。

“如果不看‘咚咚推’,那就白来了天井寨。”这是许多游客对天井寨的直观印象。

侗族傩戏“咚咚推”,如今已成为了天井寨的标志。

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傩戏“咚咚推”代表作品《跳土地》(张家流  摄).JPG

侗族傩戏因演出时在“咚咚”(鼓声)、“推”(小锣声)的锣鼓声中跳跃进行,故又名“咚咚推”。

作为一种以驱瘟避疫为目的的祭祀活动,傩戏起源于原始宗教中的巫,最初是为了驱鬼逐疫,由于举行仪式时,巫师口中发出“傩傩”的连声,人们便把这种仪式称之为“傩”。

傩戏种类多样,分布广泛,但侗族傩戏却主要流传于新晃县贡溪乡天井寨。因演出时在“咚咚”(鼓声)、“推”(小锣声)的锣鼓声中跳跃进行,故又名“咚咚推”,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2006年,侗族傩戏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侗族傩戏演唱、对白全用侗语,曲调有溜溜腔、石根腔、吟诵腔、垒歌等,风格粗犷、原始、绮丽、神秘,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奇特现象。

微信截图_20191221150819_副本.jpg

在傩戏中,最具特色的是面具。每个面具就是一个角色。

在傩戏中,最具特色的是面具。每个面具就是一个角色,有神鬼精怪、秀才、农夫农妇、县官差役、香婆巫师、乡间恶棍等。平日不请神时,这些面具就是神的象征,供奉在天井寨古庙中。

侗族傩戏除了春节、元宵、七月十五和遭瘟疫时演唱外,每逢赶集期也常常进行演出,它不仅是侗民们群体祭祀的一种仪式,同时也是侗民们自娱自乐的一种方式。

天井寨侗族傩戏。.jpg

在天井寨,每逢重大节日及旅游旺季,这里的村民都会表演起侗族傩戏。

如今,在天井寨,侗族傩戏依旧在不时上演着。“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不能丢,要好好演,把技艺传承下去。”虽然已年过七旬,但只要有需要,龙景昌便会立马上阵为大家演一出好戏。

然而,让他更加忧心的是傩戏的传承。“学傩戏要长期钻研,反复练习,学成后又不赚钱,青年人都不愿坚持下去。”龙景昌坦言,由于学习傩戏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学成后又没有固定的收入,传统的傩戏很难留住年轻人,有人来学,但不少人学到一半就走了。如今,傩戏班里只有十几个人,大多都是天井寨村民。

近年来,随着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新晃县当地加大了对侗族傩戏等传统文化的保护与扶持,盘活天井寨的文化旅游资源,越来越多的游客走进寨里游玩观光,傩戏也渐渐被大众所熟知,这让龙景昌感到了些许欣慰。

“傩戏不仅要走向市场,也要从娃娃抓起,培养兴趣。” 龙景昌希望,侗族傩戏可以走进校园,让更多孩子们了解傩戏,爱上传统文化。

来源:红网 作者:胡邦建 编辑: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