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时刻APP
分享到

永州柳子庙

2019-12-18 11:27:05 红网时刻
00:00
00:00

柳子庙始建于北宋仁宗至和三年,是柳宗元文学、哲学、政治思想巅峰时期的地标。

柳宗元被贬至永州的十年岁月,是文化和思想成就巅峰时期,留存的600多篇文章中,有500多篇是在永州时期创作的,比较著名的作品有《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石渠记》《小石城山记》等,他在乡村考察民间疾苦,并真正集唯物主义哲学及“民本”“廉政”思想于大成,作有《天说》《封建论》《断刑论》《捕蛇者说》等代表佳作。

?????????_??.jpg

永州给予柳宗元奇山秀水的同时,也激发了他的非凡创作,“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衰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托景言志,用精炼的文笔,勾勒出一位渔翁在白雪茫茫的寒江上独钓的情景,艺术地概括了当时他所处的政治环境险恶,同时表达了他毫无畏惧、不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

“甘为永州民”的柳宗元,徜徉于奇山秀水幽泉异石之间,政治失落并没有使他屈服。他关注社会,情系民生。他体察民情,辨析经史,思古通今,识微见著,他的自然哲学思想是唐代哲学发展的里程碑,“利安元元”思想主张是为民众谋福利,“使为民役”即做官员是为老百姓服务的,其民本廉政思想成为历代资政的借鉴,这也是柳子庙成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廉政教育基地的原因。

???????_??.jpg

柳子庙背临西山,面向愚溪,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整座庙系砖木结构,前后三栋进深,面阔三开间。门直接开在庙宇的照墙上,是寺庙中少有的建筑风格,非常独特。正大门居中楣额上有长方石刻竖写“柳子庙”三个大字,工笔楷书,浑厚遒劲,周围饰以浮雕五龙双狮,古朴逼真。门槛石刻楹联“山水来归,黄蕉丹荔;春秋报事,富我寿民。”是集韩愈荔子碑佳句成联,为清同治年间永州知府杨翰所写行书。歌颂了柳子千古功绩。

柳子庙内,前殿为清同治年间续建的重檐八柱戏台,是由前殿明间向后延伸而成,四大圆柱支撑起台面。戏台二、三层楣间塑有传说中的八仙与太上老君雕像,额枋上悬挂“山水绿”匾额,此匾为清代大书法家何绍基所书,出自柳宗元诗“渔翁”的第四名“欸乃一声山水绿”赞美永州的山青水绿。四角飞檐精致的雕有貔貅、龙凤、麒麟、鳌鱼等装饰,独具特色的凤上龙下是慈禧掌权时期的建筑风格,这样工艺精美且保存完好的清代戏台在江南也是非常罕见。

十三级青石阶梯而上为中殿,正中高悬“都是文章”牌匾,浓缩了柳宗元一生的文学成就和以民为本政治思想。左右展厅陈列着柳宗元生平事迹,庙内还开辟了柳宗元廉政思想展厅,展示了柳宗元生平爱民利民廉政文献及故事。中殿甬道十六级台阶而上就到了柳子庙的正殿,殿正中塑有柳宗元汉白玉像,像后墙上刻着“利民”两个大字,点出了柳宗元忧国忧民的政治思想。

??_??.jpg

柳子庙内珍藏有韩愈撰文、苏东坡书丹、歌颂柳宗元德政的《荔子碑》,这块碑集唐宋八大家中三大家的文、字、德于一体,又称《三绝碑》;明嘉靖严嵩于永州书写的《访愚溪谒柳子庙》,怀素狂草《秋兴八首》,明万历王泮《捕蛇歌》等真迹碑文,这些都是永州历史文化沉淀的瑰宝。

柳子庙门前是一条被踏磨泛着油光的青石板古街,石板路旁的古房舍由砖木结构建成,青砖黑瓦,古屋门廊为鹅卵石铺成,这里是古零陵郡连通广东、广西的官道,柳子街、柳子桥也是因柳子庙而得名。

现如今,经过永州市政府主导的柳子庙保护性开发及全社会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复兴,带动围绕柳宗元文化开发的零陵古城全新型开放式旅游景区,成为了永州文化旅游打卡地和集散地,2019年永州市旅游消费和旅游人数的双增长率全省排名第一。

在古风留存的柳子庙、柳子街、零陵古城,游人背诵着《永州八记》,循着柳子的足迹,随处可以看到身着汉服的游客,体会万邦来朝的盛唐,传承柳宗元的精神文化瑰宝及为民利民的廉政品格,感受着中华日渐强盛的时代,将独具特色的永州人文山水共同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向全世界。(欧阳娇)

来源:红网综合 编辑: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