萱洲古镇
文/成新平
从家乡白衣港坐机帆船沿湘江逆流而上,不到半小时,一座见证千年风雨沧桑的古镇──衡山县萱洲镇到了。小时候,我经常到这里赶集、走亲戚,那狭窄的街道上回荡着我童年的笑声,那陡峭的台阶上印下了我青春的足迹,那神态各异的雕檐画栋缠绕着我对她的思念……
萱洲镇背倚青山,依江傍水,风清月朗,景致独特,由两纵两横4条石板街构成,明清古建筑错落其间。那青砖黑瓦、檐角勾连的建筑一栋挨着一栋,独具一格。特别是祠堂庙宇庄严气派,鬼斧神工,展示着千年古镇的神韵。
古镇幽幽,湘水悠悠。河边的古码头修建于明代,一直没有名字,蔡伦造的纸张通过货船转运到这里的“祥隆纸栈”后,分别发至长沙,武汉、郑州、上海。这里,贾商云集,通江达河,足见当年之繁荣。后来,国民革命军师长黄少泉奉命在此截断北洋军阀吴佩孚后路,被叛徒出卖,不幸牺牲,当地人为纪念他,把渡口称为“黄公渡”。
船至“黄公渡”,吊脚楼上有几位老人在悠闲地晒着太阳。登石阶而上,一条丈余宽的街道,从南端延伸至北面,悠长而又寂寥,我不由吟出了戴望舒的《雨巷》:“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而又寂寥的小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般的颜色,丁香一般的芬芳,丁香一般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也许,萱洲古镇展示的正是当年戴望舒先生的雨巷中那种景致与意境。街道两旁是屋檐搭屋角的店铺,挡住了春日的阳光,抬头一看,中间只有“一线天”;街道铺满了青石板台阶,层层而上,活像泰山上的“天街”。听说当年曾国藩的外婆就住在这里,每次来到外婆住的易家院子,曾国藩便要从下至上边走边数着台阶,谓之为“步步高升”。
萱洲古镇街道呈井字形排列,遇上赶集的日子,狭窄的街道常常挤得水泄不通。改革开放后,除店铺之外,街道两边摆满了地摊,用来卖衣服、鞋袜、油条、麻花,特别是到了端午节前后,当地盛产的桃子、李子、黄瓜从街头摆至街尾,到处人头攒动热浪滚滚汗气扑鼻,中间只留下两个人行走的空间。每次到萱洲赶集,人流熙熙攘攘,接踵摩肩,一个个大汗淋漓,气喘吁吁,且笑容满面。好在后来当地政府重新规划,买卖小猪、鸡鸭鱼肉的,搬到山顶上的汽车站附近;买树木、农具和生产生活工具的,搬到了山下河滩上;铁匠铺、弹匠铺、染匠铺向左边延伸;包子铺、米粉铺、副食店朝右路发展。这样上下左右“分流”之后,萱洲古镇才得到切实保护,延续到今天。当年,这种古镇随处可见,但是,像今天保护修缮这么完好的,衡阳市恐怕独此一家。难怪城里越来越多的人赶到这里攀越麻石古街,体味古镇之悠久和神奇。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王志、朱迅夫妇带着小孩坐在这里的古石板上,写下了“萱洲,永远的童年,永远的故乡”。
一弯春江月,千年古萱洲。萱洲镇不仅历史悠久,民风淳朴,而且文化底蕴深厚。穿越古镇石板路,犹如走进一个古朴幽深的历史长廊,这里浓缩着古镇的沧桑变迁,蕴藉着古镇的风土人情,一个个尘封已久的人物故事、历史事件一一在眼前展现:闻名全国的衡山窑至今仍在,那“以釉代彩”的神奇工艺叫人赞不绝口;宋朝丞相欧阳芳的家庙金莲禅寺岿然而立,过去王侯之庙,如今布衣出入,好不随和;乾隆皇帝下江南遗留的三圣祠,清风明月,照之辉煌如旧;建于清代咸丰年间的刘锦公祠中,悬挂的对联浓缩了萱洲古镇的千年历史。古今气息,慨然俱来,流淌着几多荡气回肠的传奇故事,几多斑驳陆离的风流韵味。
在被称为“萱洲民俗博物馆”的刘锦公祠,还摆放着上千件萱洲乃至衡山周边的文物,有老式的雕花床、刻着“行斗较正、同治四年、记春行立”的斗、曾国藩得力战将──湘军水师提督成发翔断成两截的墓碑……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定格,只有印满脚步的青石板在发出咄咄足音,犹如岁月的回声。
紧挨刘锦公祠,住着民间艺人刘武阳,他用多彩的皮影串起千年古镇的悲欢离合,客厅里悬挂的皮影作品十分精致,花鸟虫鱼栩栩如生,那一雕一凿,书写着老人的耐心与细致;还有一位名叫李春花的农村妇女,历时三年,绘制出了一幅长6.5米、宽0.8米的《清明上河图》,那一针一线,刺绣着生活的高雅与快乐;从这里飞出去的“军中百灵鸟”易秒英用歌声唱出了故乡的美丽与神奇。
萱洲古镇如世外桃源般舒然安静。虽然比外地生活节奏慢上了半拍,但终没有以牺牲环境和文物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古镇的一草一木显得越发珍贵了。为让这一古镇重放异彩,衡山县连续两年举办了“古镇花海”旅游文化节,大批城里人不约而同来到这里赏花漫步,重现古镇昔日的繁荣。
春光明媚。拥抱萱洲古镇的是一片灿烂的花海,那粉红的,是桃花;那雪白的,是李花;那金黄的,是油菜花;那橙黄的,是一轮落日。清风徐来,花香扑鼻。这些花迎着阳光挺立,随风摇动,一束束,一团团,一簇簇,层层叠叠,与夕阳交相辉映,将古镇镀上了一层神奇绚丽的色彩,清灵灵的湘江将这种画面倒映在水里,可谓千种姿态、万般风情。
古镇、花海、人流;
人流、花海、古镇,这是传统与现代的交融,古老与时尚的映衬,人类与自然的和谐……
成新平,1964年出生于湖南衡东县霞流镇白衣港。1979年高中毕业回乡务农,后在外打工多年,拖过板车,烧过锅炉,用一支笔与不幸命运抗争。1992年获得“湖南省青年自学成才奖”,同年底被衡山县委宣传部破格录用为新闻专干;1995年至今在衡阳市某机关工作。
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文学创作,至今已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南方周末》《湖南日报》《散文选刊》等报刊发表报告文学、散文、文艺评论1800余篇,其中1件作品获中国新闻奖副刊作品奖,4件作品获全国散文征文竞赛一等奖,6篇散文入选小学语文课本、中考语文试题和全国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已出版《头版头条》《普通老百姓》《引导舆论》《新闻散论》《父老乡亲》《岳北农工会》等专著7部,其中《乡音乡情》获2015中国散文年会“最佳散文集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