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文良
当下,我国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持续增加。地处老城的连云港市海州区葵花社区常住人口中1/3是老年人。由于社区用房紧张,老人们一直没有合适的活动空间,社区党总支书记陈秋玲常常为此烦恼。“我们本身就有一些空置房间,也希望能和社区合作共建。”钟声0—100岁亲亲宝贝园负责人说。由此,葵花社区携手辖区内钟声亲亲宝贝园试点“老幼共托”模式,幼儿园也更名为“钟声0—100岁亲亲宝贝园”,寓意跨越年龄界限、实现“终身发展”。(新华日报10月12日)
当前,不少幼儿园从过去的“入园难”变为如今的“招生难”,其经营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于是,不少的民营幼儿园瞄准养老服务,“老幼共托”也就应运而生。在当下许多家庭面临“一老一小”照护难题之际,将托老与托幼服务相融合、通过在同一空间下进行老幼照料、代际学习和互动交流的“老幼共托”,无疑可以缓解家庭对于“一老一小”的后顾之忧。
不过,“老幼共托”可不是在原有幼儿园等托幼机构的基础上增加“养老”的职能那么简单。因为幼儿与老年人的接受能力、生活方式、生活习惯、饮食需求等都有着天壤之别,因而原来幼儿园的老师及工作人员照顾幼儿可能是游刃有余,但照顾老人可能就会力不从心;幼儿园的原有生活设施、活动场地、活动项目等也不可能适应老年人的需求。此外,由于“老幼共托”属于新兴事物,幼儿托管、老人养老又不是一个部门管理,因而还可能受到政策的制约。
因此,幼儿园等托幼机构向“老幼共托”转型,不只是幼儿园自己的事情,政府的相关部门也要予以大力支持与配合,共同以绣花功夫加强精细化管理,确保实现“托幼”和“托老”在同一个屋檐下的双龄共养。
从幼儿园等托幼机构来说,向“老幼共托”转型之前,要明确转型定位,科学规划规模,并对原有活动场地、办公区域、休息场所及各种设施进行全面的升级改造,使“一老一小”都有适宜的活动空间。对原有的课程,要分析幼儿与老人的特点,合理添置教具,科学制定课程,特别要增设老幼互动的课程,组织老幼共融的兴趣活动。
从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来说,要以改革和发展的眼光制定出台养老托育融合服务体系的规划、保障、监管等各项工作的政策法规,明确有关责任主体的权力、义务、职责。在幼儿园等托幼机构向“老幼共托”转型改建时,要从技术、资金等方面予以支持。投入运营后,要指导经营方定期收集老年人、儿童及其家属的意见,及时调整服务内容和方式。
从相应的职业院校来说,要针对幼师面临职业转型的实际,主动与相关“老幼共托”机构合作,共同开发“老幼结合服务”课程体系和实习基地等,培育更多“护理+托育”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同时可根据需要,对“老幼共托”机构原有的幼儿教师及工作人员进行交叉技能培训,不断提升服务人员的职业技能,满足“老幼共托”的发展需求。
来源:红网
作者:袁文良
编辑:刘威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