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专题 | 底色·岳阳
光阴里的人生①|“巡护员”邓铁牛:六年风雨兼程坚守,对这一江碧水爱得深沉
红网时刻
2024-04-24 11:54:32
字号:

编者按:

一江碧水,两岸欢声。六载光阴,白驹过隙。在一江碧水中留下深深的时光印记。

在习近平总书记来岳考察嘱托“守护好一江碧水”六周年之际,4月24日起,红网岳阳站推出《光阴里的人生》系列报道,聚焦日夜巡护的巡江者、转产转业的上岸渔民、来岳创业的外乡人,透过他们的新生活,以及他们身上闪耀着的坚守与奋斗的光芒,一笔一划勾勒出“守护好一江碧水”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重大意义。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叶芬 韩佳根 通讯员 冯铁 岳阳报道

微信图片_20240424085505.jpg

大江东流,在长江岳阳段君山华龙码头蜿蜒出美丽岸线。

四月的华龙码头,万物勃发。草甸青翠,江水静静流淌,飞鸟轻盈掠过水面,一望无际的芦苇随风荡漾,与一江碧水相得益彰。

清晨6时许,君山区林阁老巡护监测点,巡护员邓铁牛被鸟儿的歌声唤醒,瞬间忆起昨夜值班时月朗星稀,风吹芦苇动的摇曳声,江中鱼儿时不时地出水声,以及芦苇丛中各种小动物在穿梭的窸窣声,伴他入眠。夜宿江边小木屋,与动物为伴,有大自然相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邓铁牛一边回味一边开始了自己忙碌的一天。

微信图片_20240424085516.jpg

这个时节江水回暖,邓铁牛每天都期待看到江豚,每日用高清望远镜查看江面,搜寻江豚的身影。

“每当这个季节,寂静的夜晚,总能听到江豚的喘气声,声大如牛,清晰可闻。”这样独特的声音总让他念念不忘,每年都期待与江豚再次相遇。

6年来,邓铁牛一直坚守在华龙码头,他踏遍了整片区域,日日巡护,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刻在他的心间,“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都归我管。”邓铁牛形象地描述自己的工作,他对这里的一切有着深厚的感情,6年的坚守相伴,他愈发热爱这份工作。

微信图片_20240424085508.jpg

“我在这里土生土长,家住君山芦苇总场,小时候经常到芦苇丛中掏鸟窝,看到过很多的动物,有时候野鸭子扑棱一下窜出来,把我们几个小伙伴吓一跳,这里是我们小时候的快乐天地。”眺望着江边漫无际涯的芦苇,邓铁牛触景生情,回忆起年少时,这里也是一眼望不到尽头的芦苇荡,芦苇荡里有着形形色色的野生动物,长江水清澈,鱼也多,邓铁牛和小伙伴们经常在浅水湾里摸鱼。

上世纪90年代初,邓铁牛退伍还乡后,成为君山芦苇总场的一名职工,再一次回到了长江边上。几年后,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芦苇总场的众多职工仅靠芦苇产业已难以生存,邓铁牛也不得不外出打工谋生。怎料就在他背井离乡的这些年里,这片水面上冒出了密密麻麻的采砂船。水上的采砂船和岸上的大型混凝土搅拌场,组成了一条日夜不停的流水线。机器日夜轰鸣声中,绿地消失,砂砾成堆,污水横流,噪音隆隆,尘土飞扬,江豚鱼禽四散而逃,村民们都不敢靠近……

微信截图_20240422063521.png

等邓铁牛知晓时,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华龙码头是他的家园,芦苇草木是他的牵挂,野生动物是他的心头肉,一江清水是他年少的最美记忆。他难以接受记忆中的乐园变成了寸草不生的砂石堆。他时常忧思:何时才能再见一湾清水、一片蓝天?

转机出现在2016年。“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一场波澜壮阔的生态修复之战,在长江流域全线拉开了序幕。

华龙码头等区域内长江和洞庭湖沿线非法码头39个均被依法取缔,清理欧美黑杨31000余亩,完成长沙复绿19万平方米,种植防浪、护堤林2100亩,累计修复湿地生态近6万亩,华龙码头重获新生,重新焕发出沙鸥翔集、锦鳞游泳的勃勃生机。

2018年回到家乡的邓铁牛,当他又一次走近自己童年时的江湾,一头头江豚频频跃出水面。看着那一张张可爱笑脸的那一刻,他决定了,这一次回来就再也不走了。他要留下来,守护家乡的这一江碧水。他先是主动请缨,担任了巡江志愿者,又于2019年干起了监测员,大伙儿都亲切地唤他铁牛哥。

微信图片_20240424085514.jpg

这是一方美丽神奇的土地,迎着春风,看碧波荡漾,飞鸟轻盈掠过水面,偶遇江豚嬉戏水中。今日的华龙码头早已成为了名扬天下的“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教育基地,常驻华龙码头的江豚有40头,华龙码头也有了一个更温馨的名字——江豚湾。

微信图片_20240424085511.jpg

亲眼见证了这些年华龙码头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年56岁的邓铁牛更加坚定了自己守护好一江碧水的信念,他的决心犹如江边那块“守护好一江碧水”的石碑一样,坚如磐石。他立志会一直守护这里,不分昼夜,与江水为邻、与动物为伴、与一草一木为友,尽心尽责,当好环保巡护员、宣讲员,守护好长江沿岸这道亮丽风景线,留住“江豚的微笑”。

来源:红网时刻新闻

作者:叶芬 韩佳根 冯铁

编辑:钟保

点击查看全文
打开时刻新闻,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