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客”成“常客”,越冬水鸟上新
红网时刻
2024-04-15 09:28:15
字号:

反嘴鹬

鸳鸯

小白额雁

白鹭

湖南是保障全球候鸟迁徙、守护全球生态平衡的重要一环。特别是洞庭湖,作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是世界自然基金会确立的全球200个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区之一,也是越冬候鸟东北亚迁徙路线上的最佳栖息地和补给站,被中外学者誉为“在世界各国也难以找到条件和环境如此优越的鸟类越冬地和水生生物迥游地”。

近年来,随着我省不断加大湖区生态保护力度,候鸟的生存环境不断改善,来此越冬栖息的候鸟不断增多,数量每年在40万只左右。在经历了2022年的特大干旱以及2023年的多轮雨雪冰冻后,去冬今春,还有多少水鸟在洞庭湖越冬?这一问题尤为引人关注。

答案是38.18万只!近日,湖南省林业局发布洞庭湖区越冬水鸟同步调查结果,水鸟数量较上年度略有上升。

【调查】

新增8个种类,比上一年增加3500只

今年1月,省林业局组织开展洞庭湖区域冬季水鸟同步调查。本次监测在洞庭湖区设置195个监测点,分为洞庭湖及环湖区。

洞庭湖范围涵盖湖南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湖南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湖南南洞庭湖省级自然保护区、湖南湘阴横岭湖省级自然保护区,设置监测点92个;环湖区涵盖4个保护区外的范围,设置监测点103个。

此次调查共监测到洞庭湖区水鸟7目12科80种38.18万只,其中,洞庭湖水鸟53种、26.97万只,环湖区水鸟69种、11.21万只。

与上一年调查记录的72种、37.83万只相比,今年洞庭湖区越冬水鸟的种类、数量双提升,新增8个种类,数量增加了3500只。

【变化】

“稀客”成“常客”,珍稀鸟种越来越多

在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监测室内,鸟类专家正在通过实时监控密切关注东方白鹳的栖息状况。进入到4月后,独自在七星湖营巢的这只东方白鹳找到了伴侣,两只亲鸟共同整理家园巢穴,不时还用长长的喙互相梳理羽毛表达亲密关系。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是洞庭湖越冬迁徙的重要水鸟物种,对环境要求极高。在此次调查中,共记录到东方白鹳100只,首次监测并记录到东方白鹳停留洞庭湖筑巢的场景,进一步表明了洞庭湖湿地环境正在得到明显的恢复和改善,为珍稀水鸟提供了优越的栖息生境。

“国宝级”珍禽黑鹳也频频现身东洞庭,它们时而水边漫步,时而草间觅食,时而掠过湖面,体态十分优雅。黑鹳同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以前也属于洞庭湖的鸟中“稀客”,而此次共监测到119只,其中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6只,湘阴横岭湖省级自然保护区59只,南洞庭湖省级自然保护区4只。

鹤羽洁白,鹤鸣清越,鹤舞蹁跹,鹤有“贞禽”之称,古人多用白鹤比喻高洁贤能之士。白鹤在湖南的越冬种群主要分布于洞庭湖区,零星个体偶尔出现在湖南境内的江河与生水植被丰富的湖泊沼泽,在此次水鸟调查中共发现99只。

总体来看,本次调查共监测到国家重点保护水鸟19种3.3万只,国家一级保护鸟类7种共448只,除了东方白鹳、白鹤、黑鹳外,还包括青头潜鸭、中华秋沙鸭、白枕鹤、白头鹤等;国家二级保护鸟类12种3.26万只,包括小天鹅、小白额雁、白额雁、白琵鹭和鸿雁等,其中小天鹅数量占记录的国家二级保护鸟类数量的39.26%。

【结构】

豆雁反超罗纹鸭,成洞庭湖区“第一大族”

最爱洞庭湖的仍然是鸭科鸟类。

调查发现,洞庭湖区水鸟种群以雁形目鸭科鸟类最多,总计29.02万只,占全部记录水鸟总数的76.01%,其次是鸻形目鸟类,共计5.05万只(13.23%)。

这个比例与往年基本保持一致。记者梳理发现,2012年,湖区数量最多的鸟类是小白额雁,但从2015年开始,豆雁“大军”开始发力,连续5年“夺冠”,数量逐年上升,近乎翻倍。

2022年,洞庭湖越冬水鸟数量创历史最高纪录,达40.4万只,其中豆雁数量接近30万只;直到去年,罗纹鸭以总量20.7万只、占比36.03%的明显优势,成为数量最多的越冬候鸟。

而今年水鸟结构中,优势种有豆雁(7.77万只)、罗纹鸭(7.71万只)、绿翅鸭(3.76万只)、黑腹滨鹬(3.31万只)和斑嘴鸭(2.71万只),占水鸟总数的66.16%。

其中,豆雁与罗纹鸭“遥遥领先”,豆雁又以微弱优势反超罗纹鸭,成为洞庭湖区“第一大族”。

【趋势】

洞庭湖仍是主要的水鸟集中分布区

调查发现,洞庭湖仍然是主要的水鸟集中分布区,其中湖南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记录水鸟18.86万只,占洞庭湖水鸟总数的69.93%。数据表明,越冬水鸟仍然优先选择洞庭湖栖息越冬。

此外,南县南渡湖、沅江蒸钵湖、大通湖湿地公园、临湘黄盖湖、津市毛里湖、澧县北民湖、南县天星洲、安乡珊泊湖、华容东湖湿地公园、岳阳县新墙河、鼎城牛耳湖等是环湖区的水鸟主要分布地,记录水鸟9.70万只,占环湖区越冬水鸟的86.53%。

省林科院参与调查的专业人员介绍,2023年1月,受极端干旱气候影响,洞庭湖适宜生存环境减少,越冬水鸟扩散至洞庭湖周边,导致环湖区水鸟数量增加,高达17.09万只,显著高于历史同期。

今年1月,随着前期降雨增加,洞庭湖适宜栖息面积增加,水鸟向洞庭湖聚集,环湖区水鸟数量下降明显。环湖区越冬水鸟较2023年1月份减少近7万只,特别是单体湖泊大通湖水鸟数量环比减少3.24万只。

“在干旱等不利条件下,越冬水鸟会选择向洞庭湖外扩散,环湖区成为缓冲不利影响的重要调节带。”省林科院参与调查的专业人员认为,综合以上情况,洞庭湖区水鸟数量变化受极端干旱气候影响仍在,但总体上仍在历史数据波动范围之内。

经了解,近三年鄱阳湖区水鸟同步监测数量分别为80万只、69万只、76万只,与洞庭湖区水鸟变动趋势大体一致。

来源:三湘都市报

编辑:张云帆

点击查看全文
打开时刻新闻,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