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专题丨看准了就抓紧干——2024全国两会
夜宿代表家:从山沟沟到人民大会堂
红网时刻
2024-03-05 16:56:36
字号: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谭苏昕 摄影/龚子杰 湖南、北京报道

胡美娥来到了北京,我也同一天抵达。

她作为代表来开两会,我作为记者来报道两会。

我与胡美娥的缘分,在这个春天神奇地连在了一起。

2月21日,全国两会前夕,领导安排我采访来自农村的住湘全国人大代表胡美娥。这让我犯了愁:寒潮又至,低温冷冻天气席卷湖南各地。而采访地点没有直达高铁,到邵阳站后还要驱车三小时,而从长沙直接出发的话要开七小时。

这一路的颠簸,只怕够呛。

12.jpg

距离胡美娥家2公里的山路。

线上联系时,已能感受到胡美娥的真诚,而问及她今年带去的建议,与修路有关。考虑再三,我还是下决心前往绥宁县采访,感受她的建议里的“路”在她心目中的分量。

见到胡美娥的第一面,就是在寻觅她家的路上。山路十八弯,胡美娥给的导航定位到了终点,附近有几处民宅,我们迷了路。这时,一位白色羽绒外套的女士站在左边山坡上朝我们招手。她刚从市里开会回来,还没进家门,甚至把新买的菜放在路上,就匆忙下来迎接我们。

13.jpg

通往胡美娥家的小坡路实在太窄,我们把车停在了路旁,步行上去。

杨家寨村有一千多村民,住得很分散,有时几里路才看得见一户人家。附近自然没有酒店,这里离绥宁县城又要开一小时弯弯绕绕的山路。采访时间紧、任务重,且天气、交通条件有限,怎么办?

胡美娥又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她家有几间空房,我们可以入住,我住进了她女儿的卧室。她女儿年纪与我相仿,在长沙工作。睡前,胡美娥给我们每个人盖了两床棉被。

第二天,天气更寒冷了。采访车被冻上了“冰衣”,车窗看外面是一整片“马赛克”,司机正一道道铲开挡风玻璃的冰。胡美娥代表怕我冷,先是拿来了毛衣,又找来了围巾。

顿感暖意上身。

微信图片_20240224204111_副本.jpg

第二天早上七点,胡美娥在做早饭,竟然做了六个大菜。我才知道,原来她们那的早饭就是正餐,平时早饭吃饱了好上山干活。

而胡美娥创立的绥宁县妇女种养合作社还在山上,山路窄且陡,别说会车了,就连稍微打一点滑或者踩深一脚油门,都会冲向山下。我们一路提心吊胆,而胡美娥与其他村民已对这样的山路司空见惯了。

交通,成为这个小山村的一千多村民最关注的“急难愁盼”,而作为媒体记者,关注老百姓的呼声,也是我们的责任。我多希望,胡代表的建议能够早日被推进,这里的高铁、高速以及山路能一步步通达。

而返程的路比来时更艰难,我们的高铁晚点了136分钟。几经波折,凌晨十二点时我们终于到达长沙南站。几天后,《从田埂走向人民大会堂丨胡美娥:山沟沟里的“赶路人”》刊发,我这么写道,“每年两会时,她习惯了花上几天几夜到县城绥宁、市区邵阳、省会长沙,再到首都北京。而沾着泥土的建议、百姓的心声,也伴随她历经长途跋涉来到了人民大会堂。来自农村的她,用长久和朴实的实际行动,为留守妇女就业铺路,为山乡富裕引路,践行履职之路”。

14.jpg

驾车在这样的山里小路,村民们已司空见惯。

3月3日,来北京的路上,我在湖南代表团抵京参会的新闻里一眼看到了胡美娥代表的身影,依旧穿着那件洁白的羽绒服,洋溢着笑容。我赶紧发消息问她,第七次参会了,感觉怎么样?胡代表秒回:心情依然非常激动。

3月4日,胡美娥代表又与我分享了一件趣事。“预备会议时,在人民大会堂,近距离见到总书记了,他面带微笑向大家招手!”电话里,胡美娥代表的笑声藏不住。

3月5日中午,我在湖南代表团驻地酒店等候参加完开幕会的胡美娥代表。这一次的重逢,我们又聊起她年年都会建议的“路”。胡美娥始终充满期待,盼着越来越多的农产品走出大山,让家乡富起来、美起来、好起来,助力乡村振兴和美好生活。

144.jpg

3月5日中午,我与胡美娥代表再次相见。

短短半月,因为两会,我与胡美娥数次交集。我一次次感受到了她的阳光与坚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为民解忧的情怀,给初入职场的我传递了信心和温暖。

若再让我选择一次去不去“山沟沟”,我还是回答:去!

真好,这充满力量的田野。

来源:红网

作者:谭苏昕 龚子杰

编辑:张云帆

点击查看全文
打开时刻新闻,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