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专题丨地名·印迹——记忆里的长沙情怀
地名·印迹丨你到哪里克?蔡锷路!
红网时刻
2024-02-18 23:03:42
字号:

红网时刻新闻2月18日讯(记者 陈彦兵)在长沙,有一条路承载了好几代人的感情,也记载了人们生活方式和城市商业形态的变迁。今天,《地名·印迹》第二十四期——蔡锷路上线啦!让我们一起了解长沙老地名蔡锷路的故事。

蔡锷路原名东长路。1939年拓宽,以时任湖南省主席薛岳的字改为伯陵路,1943年为纪念讨袁护国名将蔡锷,更名为蔡锷路。1971年将新湘路(原名军府路)并入,更名为大寨路,1981年恢复称蔡锷路。今蔡锷路北起湘雅路,南止城南路,全长4.17千米,宽30米,分北、中、南三段。

今蔡锷路解放路口至五一路口的一段,古称理问街。理问街原是一条很有名的商业街,因藩司的理问厅在此街而得名,清乾隆间创立的陈力新药铺、光绪年间建立的湖南官钱局,民国初期的藻华纸庄、泰和钱庄等都在理问街。理问街杨家巷福和旅馆是辛亥革命前夕革命党人焦达峰下榻处。2006年,开福区政府在蔡锷北路兴汉门路口建共和广场以纪念蔡锷,并立雕像于广场内。

欢迎大家来蔡锷路,打卡这座城市永恒的记忆与标志。

来源:红网

作者:陈彦兵

编辑:廖浩宇

点击查看全文
打开时刻新闻,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