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张吉仁。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张兴莎 任晔 徐士洁 汪衡 长沙报道
新时代的湖湘青年学生,如何以“经世致用”之尺,丈量“敢为人先”之志,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9月25日,在“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代·建功新湖南”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主题报告会上,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张吉仁,以《做科技报国路上的御“风”者》为题回应了时代之问。
以下为演讲内容节选:
我的御“风”之旅,缘于7年前在“一带一路”海外工程项目现场与风相搏的经历。带着想要成为一名守护桥梁安全的土木人的梦想,我慕名来到岳麓山下的“千年学府”湖南大学,成为御“风”院士——陈政清老师课题组的一员。
当时,国内多座大桥相继出现异常振动,结构阻尼成为其中的关键症结,相关研究亟待展开。为了提出更高效的阻尼识别新方法,导师和我们常常讨论至深夜。窗外星光暗淡,唯有办公室的灯光愈加明亮,映照着我们为创新而不断奋进的激情与热忱。
为了减少对桥梁运营的干扰,导师常常带着我们在深夜登桥进行动力试验,深夜的桥面少了白日的喧嚣与车流,却多了几道执着的身影,我们专注于捕捉着风与桥梁之间的微妙对话,努力揭示桥梁振动的奥秘。
从初入团队时“对全新研究领域的懵懂”,到在顶级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和在学术会议上作报告时“对桥梁阻尼研究的自信”,再到所提出的新方法应用于多项实际工程时“对科技报国的坚定”,每一步,我都牢记陈院士经常对团队说的话,“我们的研究只有能为工程实践服务、解决国家急需,才算是真正的研究成果”;每一步,我在践行湖南大学“实事求是 敢为人先”的治学精神。
如今,我的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港珠澳、苏通、洋浦等多座大桥,不仅让阻尼识别更加高效,还为开展桥梁性能评估提供了有力支撑。而研究过程中“就算跌倒一百次,也要站起来一百次”的坚持,正是我这个接力御“风”者对推进自主创新、追寻科技报国的执着。
我们将以攻克“卡脖子”难题的决心、勇闯“无人区”的信心和甘坐“冷板凳”的耐心,在科技报国的道路上御“风”而行。
来源:红网
作者:张兴莎 任晔 徐士洁 汪衡
编辑:王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