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人民路”,串起了许多国人的共同记忆和家国情深。站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岁月当口,红网用镜头翻阅湖南14市州的人民路,推出专题影像深度报道《人民路上原住民》,讲述人民路上“小家”“小我”故事,折射共和国“发展为人民”的大情怀、大时代。
【地理档案】娄底的人民路,散在各区县。涟源城的人民路,全长11公里,长度堪为县级之冠;加之涟源处在湖南的地理几何中心,可谓全省最中心的人民路。作为城区主干道,分西、中、东三段。从新华书店到市府大院,从人民公园到开成商业广场,从老三一公司到现在的娄底高新区产业园,东西双向延伸,覆盖人口约28万,一路聚合了一城的政治、文化、娱乐、经济、教育中心。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刘璇 陈杰 秦楼 娄底报道
这是一个竹制老龙头,残破得只剩下骨架。
和它一起出现在镜头里的人叫谭志军,今年48岁,娄底市涟源市罗家佃人。
1979年,涟源市的主干道之一——人民路动工兴建,它的一段恰好穿过位于城东郊的罗家佃村。
这些年,随着城镇化和城市改造的加快,中国的道路、交通、建筑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2024年9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新中国75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显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镇化建设不断推进,2023年末,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6.16%,比1949年末提高55.52个百分点。
经过岁月洗礼的涟源人民路,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已演化成一条“纽带”,穿越历史,通向未来。
“留住乡村根脉,见证时代变迁”。在这新旧交替的时光和建筑里,谭志军总想留住点什么,罗家佃历史馆就这样在他和邻居们的搭建下,慢慢成型。
历史馆坐落在人民路支路——幸福路边,也是谭志军家的老屋。在这里,能找到人民路修建之前到建成以后的历史痕迹。
谭志军手握的老龙头,制作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出自谭志军爷爷辈的手艺。
每年正月,舞龙是必不可少的节目之一,寓意来年丰收,除疫祈福。在谭志军的记忆里,当村长的爷爷,也是舞龙活动的组织者,舞龙队出发前都会到谭家来集合。
伴随着铿锵有力的锣鼓声,翻转腾挪、配合默契的舞龙队走出村庄,沿着新建成的人民路一路向西,成为正月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走街串巷,进村穿寨,回到罗家佃时,这条龙已收获满满的祝福和希冀。
渐渐地,舞弄这门技艺的人越来越少,龙头也留在了谭家堂屋里,束之高阁。
随着时间的流逝,风化、腐蚀,往昔的红色龙头变成了现在残缺的骨架。但谭志军还是常常想起当年的人民路,想起舞龙所到之处,鞭炮不断、人声鼎沸的热闹场景,那些带给人们抚慰与振奋的年代。
涟源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但那时不叫涟源。
直到1952年8月,原本的蓝田县进行了更名,第一次有了“涟源”之说。
1987年6月,国务院批准撤销涟源县,设立涟源市。
近年来,有读者回溯现代讽刺小说《围城》,推测钱钟书早在1946年就提到了这座湘中小城。
《围城》当中,有一段描述:抗战期间,书中主人公方鸿渐曾经去过位于湘中的“三闾大学”教书,而这所“三闾大学”并非完全虚构,它的原型就是创建于涟源蓝田镇,当时中国第一所独立师范学院的国立师范学院,这里是钱钟书执教的地方,也是现在涟源一中的所在地,就在如今的人民路上。
作为涟源市一条横贯城区东西的主干道,人民路上不止有学校、书店,还有商业、工厂,当初在修建时,就做了政治、文化、娱乐、经济、教育中心为之展开的道路规划。
“要致富,先修路。”1979年,改革开放第二年,国家和各地还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经济发展的道路上摸索。修路,无疑是生产要素得以迅速流通的关键。
涟源市的人民路就是在这一年动工兴建的。随着城区建设的加快,道路几经改造,一直在拓宽延长,围绕这条路展开的经济活动也让涟源人民走上了致富路。
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涟源市内高楼大厦遍地开花。可谭志军还记得,1993年前后,人民路上拔地而起的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办公大楼是当时涟源最高的地标建筑,共有17层。
这个记录,保持了近20年。在2010年以后,才被陆续建起来的高楼打破。
有这样一个小插曲,楼房在建时,谭志军刚刚高中毕业,应聘去工地当了一名钢筋工,10块钱一天的工钱。楼房建到第五层时,他竟然恐高了。“那时候,我还没出过涟源,从来没见过这么高这么壮观的楼房,有些怯场了。”
如今,这栋楼已经淹没在周边楼宇的烟海里,不再起眼。
据城建档案记载,1979年7月至1988年10月,人民路完成了涟邵矿务局职工医院至东郊广场(今莲花广场)段工程,路宽30米。
这恰好是罗家佃所在的路段。当年,人民路动工兴建时,谭志军还没上小学。人民路建成时,他正好小学毕业。
随着城市的扩大,门前的稻田、蔬菜地,变成了人民路的一部分。罗家佃,成为一个从旧时光里剥脱出来的新社区。
因为修路征收土地、拆房子,罗家佃村得到了一定的补偿,村集体经济在人民路上有二三十个门面。从2003年开始,居委会给满六十周岁的男性居民和满五十五周岁的女性居民发放养老金,从最初的每月60元到现在的150元。
“没有人民路,这些都无从谈起。”谭志军说。
修人民路时,带动了周边居民的就业。当时,有很多像谭志军一样的人,都能在人民路上找到一份工作。
同时,也为有着创业梦想的企业家带来了机会。“如今涟源一些大老板的第一桶金就掘自于人民路。”谭志军说。
的确,改革开放以来,涟源率先燃起民营经济的火种。发轫之初,涟源人就放胆从计划经济的围城中突围而出。
在涟源市茅塘镇的“三一博物馆”的老厂房里,斑驳的墙面印满了岁月的痕迹,一台结有蜘蛛网的锈红色鼓风机述说着涟商的故事。
1991年,曾经的湖南省涟源市焊接材料厂,在梁稳根以及几个年轻人的执掌下,更名为湖南省三一集团有限公司,并且由茅塘镇迁至人民路上。2005年,除了保持老厂房之外,在距离人民路直线距离300米不到的地方,修建了新厂区。
短短数年时间,三一集团就在涟源声名鹊起,成为娄底地区最大的民营企业。它从人民路出发,一路领跑涟源民营经济,崛起于湘中、乃至湖南,甚至全国,最终成为世界五百强。
“人类因梦想而伟大”,这是三一集团的第一信条。有梦想谁都了不起,这些年来,以梁稳根为代表的涟商群体,不仅自己有梦想,还把梦想加诸他人身上,缔造民营经济的“梦工场”。
三一集团在涟源的发展,极大地解决了一部分人的就业。
而像谭志军,在人民路修建的过程中,也吃到了不少红利。
2000年,人民路罗家佃段建成通车12年后,其支路幸福路开工建设。
罗家佃的居民,家家户户都在幸福路上建起了房子。楼上自住,楼下就是门面,一年下来,平均每户有3万块钱的租金收归囊中。
如今,谭志军一家人就住在幸福路上的自建房里。老屋因为地理位置,这么多年并没有划归为拆迁范围,这段历史也得以保留。
罗家佃历史馆里陈列的生产农具、生活用品,老家具、老乐器,全都深深地刻着时间的印记。
其中,有一小部分是谭志军自家留下来的,更多的是老居民知道他办了一个历史馆,谁家有老东西都会送过来。
慢慢地,这间房被填满了。
静静躺在角落里的几大筐碗,更是真真正正的“百家碗”。
其中大多是谭志军的父亲谭锡林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为主置办的。那时人们每逢红白喜事需办酒席时,管事的人就会提前告知湾里人,自带碗筷来吃酒席。为了区分各自家里的碗,人们都会请人在自家碗上刻下名字以作记号。
后来,碗筷就统一放置在一起,谁家办事就拿过去用。
再后来,随着时代进步,人民路上宾馆、酒店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人们办喜事宴请就转移阵地了。
这些刻字的碗,也完成了历史使命。
热爱收藏的谭志军,本职工作是一名社区定补干部,主要负责民政工作。
8月底,又是一年关工基金奖学金、助学金的发放时间,谭志军忙着统计名单并上门核实。
关工基金的来源,正是社区在人民路上的门面租金所得。每年,社区都会拿出几万元钱来奖励或资助辖区内的优秀学生或贫困学子。
工作稳定,有额外收入,不说大富大贵,谭志军一家已然过上了相对充裕的生活。
“从小我受到的教育就是要勤劳,生活好了,也照样停不下来。”每天下班,谭志军都会来到老屋后面的这块一亩三分地,挥洒汗水。
背靠人民路上的高楼,面对地里的芹菜、黄瓜、西红柿……,父辈当菜农养活了一家人,如今他把种菜当爱好,谭志军感到很满足。
如今,最让谭志军欣慰的是,家里两个孩子很争气。儿子考上了当地的公务员,女儿考上了外地的人民教师,今年都是参加工作的第一年。
傍晚,父子俩爬上楼顶聊天。
眺望远处高耸的楼房,俯瞰脚下的路,不论春夏秋冬,永远涌动着人流,展现着繁华。
一切好像发生在昨天,怎料时光已过四十载。
罗家佃历史馆里收藏的老物件,既承载着旧时光,又照见当下生活。
通过对比,让我们记住老一辈手艺人的智慧,同时感受科技飞速发展带来的便利。
煤油灯(上);人民路上的灯光(下)
乐器锣鼓和唢呐(上);人民公园广场舞,声光电效果拉满。(下)
粗茶淡饭又是一餐(上);门庭若市的夜宵一条街(下)
出品人:贺永祥
总策划:肖世锋
执行策划:周逸峰 杨抒怀 秦楼 周世琦 郑江晖
设计:谭文平
素材支持:罗子依 康晓乔
外联:吴思静
鸣谢:湖南省民政厅区划地名处
来源:红网
作者:刘璇 陈杰 秦楼 罗子依 康晓乔
编辑:郑江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