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林生
日前,江西省纪委省监委网站发布消息:万年县委书记毛奇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主动向组织交代问题,目前正接受江西省纪委省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消息公布后,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此前,有媒体报道,实名举报人李长柳在网络上发布的举报视频称,他是万年县的一名退休教师,其女儿李佩霞是该县上坊乡原党委书记,今年5月23日,李佩霞与县委书记毛奇发生争执并声称要去省纪委举报毛奇,3天后李佩霞自己却被万年县纪委县监委带走并留置至今。
李长柳还称,毛奇涉嫌性侵李佩霞,并有U盘录音为证,他怀疑女儿被留置是遭毛奇“打击报复”。对此,上饶市委宣布立即成立联合调查组进行调查核实,调查情况将及时向社会公布。如今,毛奇被江西纪委监委官宣接受调查,表明李长柳的举报“惊动”了有关部门,取得了重大进展。
同时,被“惊动”的还有高度敏感的网络。一时间,许多社交账号博主一哄而上,生怕错过这千载难逢的“引流”时机,“小作文”、短视频铺天盖地,掘地三尺“扒出”各种“猛料”;众多网友对如此“生猛”话题,兴致盎然,生怕漏掉一则新鲜出笼的“谈资”,或持续围观,或跟贴评论,在网络空间形成罕见的“扒料”狂欢。
就事论事,上述舆情确实不乏“吸睛”元素。如:男县委书记、女乡党委书记、女书记父亲实名举报男书记、性侵“现场”录音、女书记被县纪委留置、男书记被省纪委官宣接受调查等,人物关系微妙,情节曲折反转,自带“大瓜”流量,引发社会关注,不足为奇。
问题是,一些网络“扒料”显然用力“过猛”“过偏”,正滑向失控边缘,突出表现在:不乏小题大做、捕风捉影、以偏概全、借题发挥的“小作文”,甚至涉嫌网暴涉案人及其亲属、同事。他们纵向深扒涉案人过往学习、工作及生活所谓“猛料”,横向深扒关系人物(亲属、同事)各种资料,大搞“株连”,暗示存在不可言状的关联,让人“浮想联翩”。
值得注意的是,依据现有党纪国法,一名干部被官宣接受调查,只是涉嫌违纪违法,并非法律意上的“犯罪事实确凿”,充其量属犯罪嫌疑人。事实上,在办案实践中,经调查发现涉案干部或违纪违法轻微,或主动投案、或有重大立功等情形,进而获得组织宽大处理者,不在少数。7月28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微信公众号披露,江西抚州一名干部主动投案被宽大处理,在被开除党籍、政务撤职后,重返工作岗位。
一些社交媒体及网友,之所以对某名干部被官宣接受调查“青睐”有加,大肆深挖猛扒,很大程度上是将此当作网络狂欢“挡箭牌”,自贴“合法”标签,而这决非个别现象。殊不知,违纪违法嫌疑人享有正当权益,即使被绳之以法,其名誉权、人格权也受法律保护,不容非法侵犯,何况网络空间并非法外之地。可见,干部被查不是网络“扒料”狂欢“挡箭牌”。
来源:红网
作者:徐林生
编辑:田德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