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首个无人农场开建
红网时刻
2024-06-13 09:37:38
字号:

自动升降、前进、转弯……记者今天在株洲天元区三门镇一块农田看到,一台插秧机驶过后,平整的水田插下行行嫩绿的秧苗。而插秧机上并无驾驶员。这是发生在株洲首个建设中的无人农场的一幕。

无人农场的技术指导,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和他的团队。“关键技术是北斗定位和计算机编程。”罗锡文介绍,无人驾驶插秧机安装卫星天线,接收北斗卫星信号进行定位。只需将整个地块的坐标输入计算机,事先编好程序,无人驾驶插秧机就严格按照程序作业。“1小时能插秧5至6亩,可24小时作业,相对传统人工插秧效率大大提高。”

20余年来,罗锡文率团队开展农业机械导航及自动作业关键技术研究,突破导航定位、路径跟踪、自动避障等技术难题,在无人农场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株洲这个无人农场今年6月初开建,位于天元区三门镇,面积约1200亩,以高标准农田为基础,采用物联网技术手段,融合无人农机、遥感监测、先进农艺和智能化灌溉施肥等核心科技,搭建天空地一体化精准农情遥感监测系统、农机无人操作系统、大田精准灌溉施肥系统,集成构建大智慧农业平台。“力争用5年时间,将无人农场打造成水稻产业功能集成区、现代农业产业社会化全程服务先行区。”天元区农业农村局局长赵勇说。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李永亮 杨如 张舟

编辑:陈纲

点击查看全文
打开时刻新闻,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