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速科技创新拥抱海洋经济
红网时刻
2024-06-11 11:05:26
字号:

“海燕”系列水下滑翔机入海开展实验(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蔚蓝大海,生机无限,是各国科技创新的重要领域之一。走访中国沿海地区一线可以看到,一批基础性、原创性、前瞻性的海洋科技创新成果正成为中国推进海洋经济的“蓝色引擎”。

在天津大学青岛海洋技术研究院,无人潜航器控制中心屏幕上,一条条黄色“鱼儿”尤为醒目。虽然夜已深,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杨绍琼和同事们仍紧盯着“鱼儿”下潜的数据。

这些“鱼儿”是由天津大学科技团队研发的“海燕”系列水下滑翔机。作为一种新型无人无缆水下自主航行器,它们有着“鲸鱼”般的流线外形,并模拟“海燕”的滑翔动作,当搭载水下观测设备或传感器在海洋中穿行时,可以为深海观测、科学研究提供丰富数据,进而保障海洋资源开发和渔业管理等。

“向着未知的深海,我们这只从天津大学‘起飞’的‘海燕’,从校园中的小湖泊‘飞至’大海,历经20余年时间。”杨绍琼说。

如今,“海燕”系列水下滑翔机不断刷新“成绩单”:最远连续航程突破7600公里,参与中国北极科考等国家重大工程……不仅是“海燕”,近年来,中国在海洋高技术领域的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天津大学深海智能装备“海燕”研发团队在工作中。新华社发

面向深海研究,“奋斗者号”创造中国载人潜水器的新纪录,让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实现万米载人深潜的国家。

面向船舶制造,今年新年的第一天,随着一声响亮的汽笛声,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从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启程,开启商业首航。至此,中国成功摘取世界造船业三颗“皇冠上的明珠”——航空母舰、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大型邮轮。

面向海洋能源,“深海一号”大气田成为中国迄今为止自主发现的水深最深、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海上超深水气田,它的投产标志中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能力实现从300米深水到1500米超深水的历史性跨越。

中国自然资源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99097亿元,比上年增长6.0%。其中,技术突破正在加速催生产业发展新动能。

走进位于天津的国家海洋博物馆,一件件先进的海洋科技成果展品格外引人关注。在标注着“雪龙2”和“蛟龙”字样的两件模型展品前,不少游客拍照“打卡”。这些,都是中国加速科技创新拥抱蔚蓝海洋的缩影。“蓝色科技”不断“上新”,正成为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

来源:新华网

作者:白佳丽

编辑:廖晨昊

点击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