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年,对于浩瀚如烟的历史长河而言,不过是弹指一挥间,但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来说,却是漫漫长路。
3000年前的岳阳,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究竟有着怎样的江湖地位?
在岳阳市博物馆,从一件商代鱼纹铜罍(léi)身上,我们或许能够窥见当时岳阳鲜为人知的真实模样。
如果文物会说话,这件商代鱼纹铜罍,会如何讲述岳阳的精彩故事?
我是谁?
我,商代鱼纹铜罍,是中国古代大型盛酒器和礼器。身高50厘米、腹深34.8厘米、圈足底径25.2厘米的我,由于属于青铜器,重量达10.75千克。
商代鱼纹铜罍。
我通体碧绿光亮,形体高大,造型雄浑,圆形,高颈,折肩,下腹内收,高圈足,肩部装饰四牺首,牺首间饰四只扁身凤鸟,腹部及圈足上各有四道扉棱。
更为重要的是,我身上纹饰丰富,全身以腹部四个雄健的饕餮兽面为主纹,每个兽面两侧饰有倒悬的夔龙纹,上部为圆涡纹,中间为“米”字纹,下有三条鱼纹。
商代鱼纹铜罍上的扁身凤鸟。
商代鱼纹铜罍上的鱼纹。
商代鱼纹铜罍上的“米”字纹。
岳阳西临洞庭湖,北接万里长江,南连湘、资、沅、澧四水,物产丰富,是农业大市,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我身上的鱼纹和“米”字纹,就体现着这样的湖湘特色,我也成为商代南方地区最具代表性器物之一。
从商到周,罍的形式逐渐由瘦高转为矮粗,繁缛的图案渐少,变得素雅。而我嘛,通体集立雕、浮雕、线雕于一身,这高超卓绝的铸造技术、神采飞动的气势和令人倾倒的精美纹饰,是普通古代青铜器所无法比拟的。
由于我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如今,我也成为了岳阳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在2021年“庆祝中国考古百年”湖南省百件(套)出土文物精品推介活动中,我收获超过20万网络投票,成为湖南省百件(套)出土文物精品的人气第一名。鉴于我的重要价值,还成功入选了“湖南省百件(套)出土文物精品”。
我为什么长这样?
说起来,我的出土完全是个意外。
1982年9月的一天,岳阳县荣家湾公社农科二队一个小孩,在鲂鱼山上放牛,在半山腰一处断崖小解时,忽然看见土里有一个小兽头。他吓得撒腿跑回家,将这事告诉了父亲。
父亲带上一把锄头,在儿子的带领下,来到了断崖处,小心翼翼把“怪物”挖了出来。
正是这一挖,让我得以重现于世。
如今,商代鱼纹铜罍在岳阳市博物馆“洞庭长歌——岳阳古代文明陈列展”中展出。
当时,乡亲们并不认识我,只是看到我浑身斑驳的青绿色,上面雕刻着精致的兽头,惟妙惟肖,想必是一件重要的文物,于是,把我送到了岳阳市博物馆。
就这样,跨越3000多年时光,我最终在岳阳市博物馆安家落户。
听专家说,近代考古工作开展以来,岳阳地区陆续出土了许多精美的商周青铜器,揭开了商王朝与商文化存在于湖湘的朦胧面纱。
夏、商、西周三代在岳阳乃至整个湖南,也可称作先楚时代。约公元前16世纪,商王朝建立。
商王朝建立后,在江南虽未占据统治地位,但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军事和文化力量,在开疆拓土的过程中,商文化就曾跨过长江进入洞庭湖区,并向湘、资、沅、澧四水流域扩张。
在南下的商文化影响下,洞庭湖区的原始文化格局被打破,形成了多种文化并存共生的商时期地域文化。在此过程中,青铜器及其冶炼技术传入了洞庭湖区,并与当地的土著文化融合,形成了岳阳地区的商时期文化。
岳阳出土的青铜器中,商至春秋前期多为中原器型,春秋中后期则多为本地铸造,呈现明显的楚文化特征。
我出生的那个年代已是商代晚期,因为既受到商文化影响,又被赋予了区域特色,使得我独具魅力。
此前很多人认为,长江以南当时属于“蛮夷”所居的“荒服”之地,是商势力和商文化没有浸润到的地方。然而,岳阳本土文史专家王志龙、陈湘源所著的《岳阳历史文化丛书·千年古邑》中显示,在岳阳境内,现知的商时代文化遗存多达121处,主要分布于湘江下游、新墙河流域、汨罗江下游等水系两岸的台地与丘陵之上。
121处,其分布之广、数字之大,雄辩地展现了岳阳当时的“江湖地位”,这也足以说明岳阳的先民乃至湖南的先民,创造了璀璨夺目的青铜文化,为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眼中的岳阳“江湖地位”
岳阳通江达海“出得湖”,从水运看,是湖南“头部”。
我是岳阳市博物馆“洞庭长歌——岳阳古代文明陈列展”系列中的一员。在这里,以历史脉络为线条、精品文物为脊梁,人们可以从我的兄弟姐妹身上,探索到关于岳阳的史前文化掠影、青铜文明之光、三国风流人物、盛唐岳州记忆、千古忧乐情怀等,读懂岳阳历史文化名城的灵魂和精髓。
岳阳市博物馆“洞庭长歌——岳阳古代文明陈列展”。
作为博古通今的文物,结合博物馆其他朋友们的“见识”,我逐步了解了岳阳的古今。
宇宙洪荒,石破天惊。约20万年前,岳阳已有人类活动,先渔猎、后农耕。于距今3400多年前的商代早期,岳阳古城雏形出现,即《章华台赋》《水经注》所说的彭城、大彭故城。
约2500年前,岳阳建城。两千多年来,岳阳作为长江流域水陆要冲和湖湘地区门户,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经济、文化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历代名儒巨卿在岳阳登山临水吟诗作赋,留下了名篇佳作。
东汉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孙权“使鲁肃以万人屯巴丘为城”(见 《三国志·吴书》),奠定了后来岳阳作为湘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基础。南宋岳珂在《金佗稡编·续编卷五》中记载:“本州系居长江上流,西临重湖,北通襄汉,襟带荆鄂,屏蔽湖南,自古号控扼之地。”由此可见其战略地位之重要。
岳阳通江达海,水运繁忙。
清光绪年间,岳阳率先“自开商埠”,一时间舟皆贸迁,户盈货殖,成为湖南乃至全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口岸之一。城陵矶码头树起了海关界碑,“岳州关”通江达海,诉说着岳阳走向世界的荣光。
“洞庭渔火季”火爆出圈。
“江湖地位”仍在不断深化、演绎。
前不久,岳阳被纳入国家复合型流通支点城市建设名单,正加速成为现代交通战略枢纽。
当前,岳阳正全力打造现代石化、绿色食品、现代物流、新材料等9大重点产业链,以“大江大湖大岳阳”的胸襟和“舍我其谁”的气魄,把满腔热情倾注在高质量发展上,奋力谱写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新篇章。
岳阳还不断推进大江大湖文旅融合发展,洞庭渔火季火出圈,音乐节、露营节、美食节等轮番上阵,划龙舟、品黄茶、观候鸟成为地域品牌,岳阳楼景区、洞庭南路历史文化街区等成为网红打卡点……“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文旅品牌进一步打响。
岳阳市确定农历九月十五日为“岳阳楼日”。
已有3000多岁的我,很欣喜地看到岳阳这座千年古城蒸蒸日上的“江湖地位”。我也有理由相信,这座集名水、名山、名楼、名城、名人于一体的城市,一定会迎来万紫千红、花团锦簇的新气象。
来源:红网
作者:叶芬
编辑:徐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