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小城新青年,是从一二线城市回流的青年和本土青年融合后的青年群体,他们拥有更加多元的观念,接触过更丰富的生活方式,朝着自己想要的人生而不断前行。今天的小城新青年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无论他们从事什么样的行业、选择什么样的人生,都在自己的位置上发光发亮,努力为自己的家乡添砖加瓦。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吴思静 实习生 荀子怡 视频 李丹 陈启智 报道
3年前,浏阳小伙刘飞而辞去了令人羡慕的公务员工作,回到家乡浏阳关口街道道源湖村创业,从选地、种苗选购、种植……一步步发展起300亩粽叶种植基地,并计划未来继续扩建基地,带领村民们走上致富之路。
2013年,刘飞而从华中科技大学毕业,顺利通过国考,成为了一名海关公务员。然而2019年底,他却做出了从这个被人们认为是“铁饭碗”的岗位辞职的决定,他说,“对于年轻人而言,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追求”。
刘飞而的这一决定,源于家乡产业的现实状况。道源湖村是全国闻名的粽子生产村,有着40多年制作和经营粽子的历史,2022年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拥有浏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粽子技艺。但是,过去用于生产的粽叶基本上是从外地购买,受市场牵制,刘飞而意识到:想要把产业做稳做大做强,必须要有生产属于自己的粽叶的能力。
建造种植基地并非易事,刘飞而的跨界创业经历了诸多挑战。在村民们的支持下,道源湖村最终完成了300亩土地流转。几场春雨之后,刘飞而团队开始了第一批粽叶的种植,第一批总共种了200到300亩,种苗是从外地引进,两块钱一根,面对较高的成本,刘飞而称,公司也在准备培育自己的种苗。他轻轻抚摸着整个粽叶种植基地长出的第一片新叶子说道:“这就是我们的希望。”
在刘飞而的计划中,建立起粽叶种植基地只是第一步,粽叶加工车间、冻库、烘焙车间都必不可少。团队计划今年11到12月份,再种植300到500亩粽叶。
从作坊式生产、到工厂化生产,道源湖村的村民们靠小小粽子改变了命运,如今刘飞而的粽叶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继续托起村民们的乡村振兴梦。
来源:红网
作者:吴思静 荀子怡 李丹 陈启智
编辑: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