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多场盛会登场,中国外交再迎高光时刻
红网时刻 字号:
2022-12-12 15:46:42

12月7日至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赴沙特阿拉伯利雅得出席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峰会,并对沙特进行国事访问。中阿峰会是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首次峰会,中海峰会也是中国和海合会国家领导人首次齐聚一堂。这两个“首次”峰会,加上中沙峰会,三大峰会陆续登场,中国外交再次迎来“高光时刻”,备受国际舆论瞩目。

舆论关注中阿全面深化合作

中阿政治互信不断增强。新京报刊文认为,随着中阿峰会和中海峰会的召开,中阿、中海关系将提升到历史最高水平,这也将为中阿、中海国家共同推动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的落实创造新的契机。全球发展倡议,是中方2021年9月21日在第76届联合国大会提出的全球性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则是中方今年4月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首次提出。这两个倡议为中阿命运共同体注入了实质性内涵。此外,中阿在重大问题上相互支持。如今年8月在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窜访台岛后,全部22个阿拉伯国家也重申了一个中国原则,其中18国政府公开发声支持中方立场。

中阿经贸关系不断拓展。据媒体报道,目前中国已成为阿拉伯国家第一大贸易伙伴国、最大的外国投资者。据沙特媒体报道,中沙峰会期间,双方将签署价值292.6亿美元的初步协议,并商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沙特“2030 愿景”的对接。其次,中国同海合会国家会谈的主要内容是双方的自由贸易协定,这是中国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后的又一重要谈判。中国同阿拉伯国家长期友好相处,古代丝绸之路拉近了双方的了解和友好合作,新的“一带一路”将加强中国和阿拉伯国家联盟(含22个成员国)在文化、教育、科技、体育等领域的合作。除了传统的能源合作问题,沙特也同中国在5G通讯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展开合作,沙特已经敏锐地意识到电动车是未来,如果燃油车退出历史,中东石油国必须另辟蹊径了。

石油人民币贸易结算成焦点。有分析认为,本次中阿峰会,中国和沙特阿拉伯极有可能会推进石油人民币结算业务。目前,中国一家石油公司已经签署了第一笔以人民币购买结算的伊朗原油进口协议,伊朗、委内瑞拉、俄罗斯等产油国已经开始试点人民币结算石油。而沙特是中国最大的石油供应国,其25%的石油运往中国。上世纪70年代,沙特等石油输出国以“石油换安全”确立了石油美元在国际贸易中的霸主地位,最近却频繁传出沙特要以人民币结算石油的消息。这表明,以沙特为首的海湾国家已不满足只与中国开展经贸合作,还准备在石油人民币计价以及如何应对全球能源危机等议题上同中国会谈。

舆论解读中阿合作重要意义

中阿关系进入“新时代”。分析认为,这是党的二十大后,由中方作为共同主办方之一的第一场重大多边外交活动,在双方关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而阿拉伯国家也热切期待这次峰会推动中阿关系迈上新台阶。《新时代的中阿合作报告》首次将中阿合作冠以“新时代”之名,这对于双方都有重要意义,于中国而言,二十大后的中国正朝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方向奋进;于阿方而言,上月召开的第31届阿盟峰会通过了《阿尔及尔宣言》,宣言提出阿拉伯国家在变革过程中积极寻求独立自主、团结自强,这标志着阿拉伯世界正进入独立自主、多元平衡的新时代。

中国式现代化给全球带来机遇。新华社刊文认为,沙方的最高礼遇,凸显对中国的尊重,彰显中沙关系的“热度”,清晰地表明:中国的发展是和平、进步力量的增长,中国是值得信任、必须合作的朋友和伙伴。面向未来,一个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必将为世界提供更多机遇,为国际合作注入更强动力,为全人类进步作出更大贡献。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日前指出,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中阿关系这块真金成色更足、韧性更强、亮度更佳,树立了发展中国家团结协作的标杆。此外,中阿合作也将引发更多发展中国家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模式的兴趣,试图探索适合本国发展的新治理模式。

阿拉伯国家展开自主外交。舆论认为,沙特作为中东地区阿拉伯世界的领头羊,顶住美国施压,加强和中国的合作是明智之举。沙特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一直走倾向于美国的外交路线,导致阿联酋和卡塔尔在内的其他阿拉伯国家,也普遍受到美国政策的影响。但随着全球格局的变化,沙特等阿拉伯国家也开始摆脱美国的高压干预,努力走出一条适合本国发展的道路。外界认为沙特此次加强和中国的合作,并不是“三分钟热度”,而是一次根本上的国策调整。此前沙特和其他欧佩克成员国一起顶住美国的压力,宣布减少石油,直接导致美国释放战略石油储备打压油价的计划破产,再加上之前的卡舒吉案件,美国和沙特的关系其实已经不太可能回到从前。

国际舆论如何看待中阿合作?

西方媒体关联美沙关系变冷。美国彭博社、英国路透社等西方媒体在报道首届中阿峰会时不断将峰会与近期美沙关系遇冷相结合。彭博社刊文称,中阿峰会召开正值俄乌冲突难解,“欧佩克+”不顾华盛顿的要求继续维持石油减产目标之际,沙特与美国的盟友关系由此紧张。正因如此,利雅得和其他海湾国家设法加强与中国等亚洲市场的联系,中国也由此介入中东。华尔街日报刊文称,全球最大石油进口国中国与最大石油出口国沙特深化了关系,达成了包括能源和技术协议在内的商业协议,但没有明确扩大军事合作。纽约时报刊文称,沙特阿拉伯与中国签署了一项战略伙伴关系协议,突显北京与这一正在寻求更多自立地位的美国长期盟友之间日益密切的关系。

关注台积电扩大美国芯片工厂。12月6日,台积电举行在亚利桑那州第一座工厂的“迁机仪式”,美国总统拜登率商务部长雷蒙多亲赴亚利桑那州参观新厂房。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当天在典礼上说,“全球化几乎已死,自由贸易几乎已死”。舆论认为,在全球半导体产业发展史上,这都将成为一个黑暗转折的标志性事件。台湾岛内舆论一片批评,说台积电要变成美积电。有自媒体刊文认为,从沙特峰会和台积电搬迁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工业国即将开始对一个金融国发起反超,而许多浑浑噩噩的人,并没有看清楚历史的走向,还蒙着头跟着金融国,向着前方一顿瞎跑。

阿拉伯国家对深化关系充满期待。沙特、卡塔尔、埃及、黎巴嫩等阿拉伯国家的媒体都对首届中阿峰会充满期待,积极报道。埃及《共和国报》称,阿拉伯国家对首届中阿峰会积极对待、认真准备、满怀期望。另有报道表示,峰会的召开,涉及中东海湾地区的稳定和合作,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之下,阿拉伯国家迫切希望中国能够支持和参与海湾国家今后的主张和立场,希望中国能够对地区安全起到积极影响,有利于推动构建新型国际秩序。有舆论认为,在国际油市前景尚不明朗的情况下,美沙不会真的闹翻,但沙特等国“眼睛向着东方、脚步迈向东方”是其国家发展的必然要求,西方媒体渲染中国介入的言论没有意义。

来源:红网

作者:舆情分析师柳纲辉

编辑:夏熊飞

点击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