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莫听穿林打叶声”到“此心安处是吾乡”——读苏轼两首《定风波》
红网时刻
2022-02-07 16:40:52
字号:

从“莫听穿林打叶声”到“此心安处是吾乡”

——读苏轼两首《定风波》

文丨逆舟

1月8日是苏东坡老先生诞辰纪念日。我们一起读他的《定风波》。

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微信截图_20220108212633.png

“也无风雨也无晴”这句词,作为一种乐观、豁达、淡然的人生态度,常被后人在日常生活的话语中引用。在这里,我从词的文本出发,来谈谈苏学士的这句“也无风雨也无晴”是如何出来的?句子的后面,是否还有多层意思。

词前面的小序中有一句“余独不觉”,理解为苏学士不觉狼狈肯定是也对。应该不止于此,包括“不觉”遇到了雨?这是对“雨”的否定。雨是实实在在的东西,这个被贬到黄州的苏学士,对“实实在在的雨”视而不见。所以,词的第一句是“莫听”。那些在耳朵边吵闹的、叫喊的、气势汹汹的雨声,那不是真的。

在日常的中,劝人莫生气时候,常说“莫听”,苏学士是要大家“莫听”雨打在树林子里的声音。不去听那让人狼狈的雨声,就不会感到害怕。按照自己的节奏走路,生活。

苏学士的“听而不闻”“视而不见”,是不是与“雨”玩对抗?不是,那样的话苏学士就不是真正的不闻不见,不是真正的乐观淡然。从“谁怕?”可以见到。这个词语本是感情过激,缺乏诗意的词语。但是,苏轼是个驾驭文字一等一的高手,他就是把这个词驯服了。一个十足的斗气的词语,在这里变成了一种调侃。词中没有出现第三个人,只有苏学士和雨。这是苏学士在跟雨斗气,你不是乘人不备(雨具不在,忽然而来。)气势汹汹(穿林打叶)么?谁会怕谁呢? “一蓑烟雨任平生。” “一蓑”在这里具有形象感,动态感,蓑衣是挡雨的工具,这里当作一种量词写,雨不是很厉害么?平常老百姓一件蓑衣就给抵挡了,照常犁田、干活做事。这样,是不是感觉雨汹汹得很可笑。很可笑的东西是不是值得不见、不闻?用得上苏学士对抗么?

“雨”是沮丧而去。下阕写晴。

“料峭春风吹酒醒,”这句给读者一种苏学士畅饮的情景。不管雨来不来,不管雨会不会下,畅饮是必须的。这是对“雨”的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微冷”这个度非常精准,恰好“冷”“醒”酒。不然,太沉迷沉醉了。“微冷”算什么呢?不过是把人从醉中吹醒来。

“萧瑟处”,苏学士似乎也有过萧瑟,是什么时候“萧瑟”呢?刚开始的那个时候。 “相迎”是一个客气的动作,但是,苏轼似乎是一个不懂人情世故的大学士,饱读诗书,对斜照相迎,也是不那么欢天喜地,还说“也无晴”。苏学士对“晴”的相迎的淡定,在风雨中才可能淡定,才可能乐观。相反,“斜照相迎”就欢天喜地,屁颠屁颠,那么,苏学士肯定酒没醒来,没有感觉到微冷,也很难在风雨中乐观。

苏轼的淡定和乐观,是一种人生极致的安静,淡泊,宁静,真正的“竹杖芒鞋轻胜马,”在诗酒文章中,苏学士淡定,淡然,乐观、豁达。

苏轼还写过一首《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得此,里面也是有一句在人们口语中相传的句子。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微信图片_20220108213906.jpg

“此心安处是吾乡。”不管身遭如何贬逐,或是在光耀的时候,保持一颗安静、安宁的心,处处都是故乡,也不觉离开故乡,也不觉贬逐,正于苏学士词中所写, 也无风雨也无晴。

来源:湖南文艺网

作者:逆舟

编辑:施文

点击查看全文
打开时刻新闻,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