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之死》走红:以情感共鸣破除国风创作的“蜀道难”
红网时刻 字号:
2021-12-19 17:33:55

——本文系红网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近日,国风画师昔酒xj的作品《李白之死》走红网络。该作品以李白在人生最后时刻脑海中的“回马灯”为主线,描绘其诗赋中的各种场景,并以巧妙的方式画出其传承下的民族情感,令人动容。

有人说,《李白之死》的火爆是偶然的,运气因素占很大一部分。对此,笔者的看法恰恰相反:《李白之死》,或者其他走红网络的国风作品,他们的火爆都是必然的。原因在于,作者没有将文化作为作品包装的外表,而是真正尊重文化、尊重读者,让情感共鸣和传递成为传播的根本动力。

正如网友所言,《李白之死》的火爆有一定的客观原因,比如李白本人的高知名度、作品标题的吸睛特点和叙事技巧。但细想,在注意力经济的时代,大多数人观看作品并不会细究其中的画工、叙事手法等方面,和他人分享的目的也绝非仅仅是夸赞作者专业功底深厚,而是希望告诉他人:我们就和千千万万中国人一样,共处于这轮明月之下,共同感受这跨越千年的情愫。这种情感共鸣,恐怕并非是运气可以解释的。

后真相时代、反转新闻等概念越来越为人熟知,似乎不断向人们诉说一个观点:在信息媒介越来越丰富的今天,情感是可以被消费的。而当文化产业的营销者们敏锐地发现利用好民族情绪可以带动消费热情后,国风这一和民族情结紧密相关的题材就成为了创作热门。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文化产品被冠以国风之名;同样,它们也越来越呈现模板化、同质化的特点。

平心而论,模式化生产是工业时代的必然;对于产品质量来说,模式化生产未必不是一件坏事。纵观市场国风产品,无论是游戏、动漫还是线下实物商品,很多也都制作精良、画面精美。但我们惊讶的发现,这些产品已经不能够吸引到人们的消费欲望;甚至猛然察觉,好像自己对国风题材已经越来越没有兴趣了。是我们对民族文化的热情被消费完了吗?不是,是因为我们一次次被唤起情绪,又无法从作品中得到共鸣,而逐渐走向失望。

这就是国风创作的“蜀道难”。当模式化生产成为主流,国风创作者们正一步步将自己推离自己的受众。究其原因,是一些国风创作者们弄错了目的和途径的关系。民族文化的元素、符号等外在形式只是国风的皮,而能够唤醒文化共鸣的内核才是国风的骨。一些国风创作者纠结于外在的形式创新,却对内核只进行浅层次的表达和解读甚至完全漠视,是将途径当作了目的,终究无法走出困局。

说到底,一些国风创作者必须弄明白,情感可以消费,但绝不廉价;想用民族文化进行创作,首先必须尊重民族文化。既然都已经察觉到了,文化共鸣连接着广大受众和自己的作品,为什么却对其没有尊重之心,固守模板化生产的思路?不尊重文化、不尊重文化连接着的人,就不可能赢得市场的青睐。

再回看《李白之死》,它走红、引起我们情感共鸣的原因就绝非运气。如果没有最后李白的“一眼万年”的回眸,看到中国历史一幕幕地重现,看到钓翁游童、建筑工、航天员、万家灯火里的每一个人都在和我们一样共望明月,那这篇作品也绝不会有如今的传播度,也配不上现在的赞誉。漫画没有一个文字,却丝毫不影响情绪的深刻,内敛却恰到好处能够让人们都感受到,没有对文化的尊重和感同身受绝无法有这样的笔触。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扎根于民族文化的国风创作也绝非一时之热。每一个国风创作者都应当明白,与其苦于在形式创新上挣扎,更应当先尊重自己作品内的文化,不要将文化视为促进消费的噱头、不要轻视广大消费者的审美能力、不要将问题归咎于“越来越廉价”的大众情感。国风创作者们应该做自己的第一个消费者,看看自己的作品能不能打动自己;如果连这个都做不到,就不要奢望大众会因为几个中国结的符号或者传统神话故事而买单——拿得起国风创作的笔,就要对得起自己心中每一次“举杯邀明月”的悸动。

文/魏景琦 (中国人民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魏景琦

编辑:刘昱

点击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