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专题丨庆丰收 感党恩——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湖南主场活动
芙蓉国评论丨礼赞丰收,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
红网时刻 字号:
2021-09-24 10:55:25

朝阳banner.jpg

银棉金稻千重秀,丹桂小菊万径香。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如约而至。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进入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三农”工作重心已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站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我们要坚持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牢牢把握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发展契机,乘势而上,接续奋斗,不断让广大农民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

坚持优先发展理念。“务农重本,国之大纲。”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农业农村。从“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到“民不贱农,则国安不殆”,再到“农,天下之大业也”,数千年农耕文明源远流长,铸就了我们“重农”的基因和底蕴。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三农”,并将其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把“三农”工作牵挂于心,踏访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无论是到田间地头看收成,还是与农民拉家常,始终嘘寒问暖、关怀鼓励,传递了浓浓的“三农”情怀。如今,我们踏上新征程,更要牢固树立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政策导向,始终把“四个优先”要求抓在手中、落到实处。要持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党的“三农”政策宣传和专业知识等培训,大力培养造就“一懂两爱”的“三农”工作队伍,为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农业农村齐抓并进。“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更是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曾几何时,农业生产主要依靠人拉牛耕,运用大水大肥、粗放生产,如今机械平整田地、植保无人机、“北斗”定位技术无人驾驶拖拉机竞相涌现,拉开了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的大幕,节肥节药、绿色生产深入人心。这“会种地”到“慧种地”的转变背后,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显著增强,是农业现代化实现了质的飞跃。当然,我们也必须看到,“三农”发展依然面临不少新矛盾、新挑战,农业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自然风险、市场风险也在增加,还面临着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仍然薄弱等问题。因此,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要坚持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起抓,一体设计、一并推进。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康养、电子商务等适宜农村发展的现代服务业,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撑。

确保农民富裕富足。“让乡亲们过好光景,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初心使命,共产党就要把这件事情干好,不断交上好答卷。”欢庆丰收节,不仅需要敲锣打鼓,热热闹闹,更重要的是让农民从中真正得到实惠。这就启示我们,要以丰收节为契机,进一步凝聚全党全社会为广大农民谋幸福的共识。既要聚焦农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期盼的问题,尊重农民、帮助农民、支持农民,确保“米袋子”更充实,“菜篮子”更丰富,“果盘子”更多彩,也要着眼“三农”发展的薄弱处、关键处、紧要处,进一步增加农村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服务供给,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农村公益事业,推动乡村人才振兴。与此同时,各级党员干部更要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襟一茬接着一茬干,坚持稳字当头、起而行之、勇挑重担。要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科学把握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任务的推进节奏,在实干中发现问题,在奋进中破解难题,着力调动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发展,从而使广大农民得到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双重获得感和幸福感。

来源:红网

作者:卢默民

编辑:刘艳秋

点击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