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秒不断的电波,是雷达兵对海天的守望
红网时刻 字号:
2021-06-25 16:35:07

站在披山岛上,赵强竟找不准家的方向。

太平洋上的东南季风,挟裹着海洋湿润的空气奔向披山岛。氤氲的雾气从海滩上升起,又浸透了岛上的树木与山岩,模糊了一个新兵对家乡的眺望。

经纬之间,面积只有2.38平方公里的披山岛是祖国海空防卫的第一道屏障。这个守护着38万平方公里空域的雷达站,是东部战区海军航空兵部队唯一一支驻扎在特类海岛的基层连队。

在东海最前哨守望家乡,在雷达荧屏前守望战机,在高山海岛上守望海天。守望,是雷达兵生命中的永恒刻度。

用捡米粒来练习标记能力,是标记员赵强要修炼的入门功夫。刚开始练习时,班长一把撒下600多颗大米,赵强要用一上午才能报完每粒大米在空情图上的点位数据。战备任务的愈发紧张让赵强来不及苦恼,只得每天挤时间加练3个多小时。时间久了,赵强再在地图上看披山岛,也像是老家西南偏南方向上的一颗米粒。

不怕困难的最高境界是战胜困难。两个月后,赵强标记一颗大米的时间,从6秒提升到1秒。积点成线,空情图上各类飞行器的航迹也在赵强的笔下清晰起来……

雷达兵脚踩大地,战斗却是在天空中无形展开的。

不足3平方米的方舱,就是高刚的战位。波澜不惊的闭塞环境所带来的细密感受,与荧屏上闪现的近百批目标形成巧妙呼应。

担任操纵员15年来,“判情无数”的高刚没有出现过一批错、漏、压情。责任空域当面的异常空情,都被高刚第一时间判别捕捉到,上报指挥所派出海空力量及时处置。但近几年,对手的狡猾程度不断刷新着高刚的认知——

某国侦察机躲藏在一架民航飞机下,沿着国际民航航线抵近侦察,试图躲避我方雷达探测。两架飞机重叠,在雷达屏幕上乍看只有一个回波,极难被发现。但外机一个战术动作不小心暴露出马脚,电光石火之间就被高刚捕获到。在判别外机机型架数后,录取上报,用时不到3分钟。

自从2013年我国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以来,披山雷达站对空警戒侦察任务更加繁重,一人值班6小时需要监测上千批空情、2-3天就转入一等战斗值班已成为常态。

身处第一线、最前沿,对“攻”与“守”有着最直观的感受。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攻而必取”的决绝与“守而必固”的坚韧,半个多世纪来一直就在披山岛雷达兵身上是一体两面的存在——

披山岛雷达站的前身是一支抗日游击队,曾被授予“攻如猛虎,守如泰山”奖旗,被光荣地称为“老虎连”。1958年,“老虎连”全体官兵进驻披山岛,东海孤岛上从此有了永不消逝的电波,也有了雷达兵分秒不断的守望。

在偏远荒凉的高山海岛接过上一代的枪,从来都不是一件浪漫的事。但与“战争”这个概念的接触,让24岁的陈家贵加速成长。

在老班长的带领下,陈家贵义无反顾来披山岛当报务员,没曾想当了3年的“备份”——随着列装披山岛的雷达装备日趋智能化、数字化,空情情报已实现实时、自动上报。

军人不就是纵马仗剑嘛,谁想当“备份”?

在近年来的实战化演习中,指挥所里无论多么拥挤,永远都有报务员的一张桌子——雷达作为战争中敌方首选打击的重点目标,在被攻击致盲或干扰阻断后,报务员是确保将情报上传至指挥所的重要一环。

“备份”就是保底!不仅必要,更要精准!

超大纲训练成了陈家贵的最低标准——每天抄报120-130组、每分钟抄报500个数字,中指被磨出老茧不算合格,手指练出独特的肌肉记忆才是“制式”的报务员。

曾经的炮火硝烟已经消散,但摩尔斯电码的滴答声时刻提醒着陈家贵,“那一天”其实并不遥远。和平年代,作为“备份”的陈家贵也许永远没有用武之地,但他从来不曾懈怠。他和战友们厉兵秣马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避免“那一天”来临。

在岛上待了19年,能够打破“准兵王”杜从志整齐划一生活的事情不多:大雾散去出现彩虹;篮球架被台风吹得直捣地;胳膊上的风湿痛有所缓解;最新装备一出厂就拉到岛上,超过车辆爬坡能力的盘山路上,想方设法把数十吨重的雷达拽到山顶阵地上架设好……

经历了先后6部雷达的代际更换,雷达技师兼装备车辆驾驶员杜从志感觉自己吃透了“老本”,有些力不从心,“以往带着铁榔头这里敲一敲、那里踹一脚就能修好的雷达,现在竟是满眼的芯片、代码、高数公式。”使命催征,老杜又找回了年轻时的干劲,和新来的大学生士兵们一起,从最简单、最基础的知识学起……

人世间的一切不平凡,都要用平凡坚守来衡量其价值。在雷达兵时时刻刻注视的目光里,山巅的雷达和天空的战机仿佛牵系在同一条水平线上。许多雷达兵直到离开军营,都未能亲眼见过他们守护、引导的战机,但“你在飞就是我在飞”!

虽然孤悬万顷波涛之中,却耐得住寂寞荒凉;若是不能操舰犁海、驾机翱翔,那就做一双警惕的眼睛——用自己的守望保卫祖国海天,这就是海航雷达兵们最大的满足。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李东航 李晨 刘亚迅 陈楠

编辑:李丽

点击查看全文
打开时刻新闻,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