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红网青椒计划-202105月报
男应聘者4分进复审,别扯“都是为了阳刚之气”
红网时刻 字号:
2021-05-28 17:21:50

青椒.jpg

近日,有网友反映称某市高新区教师招聘中对同一岗位分性别录取,在这种情况下,有男性应聘者仅考取4分就进入了复审,而与之同入围的则多数为女性且普遍高分。后当地教育局的工作人员表示,对同一岗位男女分开招聘是因为目前小学教育中男女教师比例严重失调,而部分学生不够阳刚,阴柔之气过重,提升男性教师的比例有助于改善这一情况。(5月27日 北晚新视觉网)

因为男女教师比例严重失调,所以学生阳刚之气不足;因为学生阳刚之气不足,所以要多用男教师,哪怕特地“降门槛”“开后门”。多么熟悉的一套说辞,又是多么肤浅的一套认识。

对于阳刚之气,过去的我们讨论的太多了。尽管时至今日,我们仍难以对其下一番准确的定义,但最起码也该有一个基本的共识:阳刚之气,绝不等同于简单的“行为男性化”,更不能粗暴地就将其直接与“男性”划等。更多的,它代表的应当是一种精神标准、一种品质标准,意味着个体高度的责任与担当,而绝非一种流于表面的生理标准。

话说回此次“男应聘者4分进复审”的事件,若说是因为教师队伍中的“女多男少”,导致了学生群体中的“阳刚之气不足”,那照此道理,是否意味着女多男少的文科班,男生的阳刚之气势必弱于男多女少的理科班?是否意味着女多男少的家族,男人的阳刚之气势必弱于男多女少的家族?是否也意味着,世界上但凡哪个国家男性人口比例最高或是男性人口数最多,那么它就是全世界阳刚之气最足的国家?拿极其浮于表面的东西去概括每一个具体个体的抽象意义,显然,这样的逻辑是简单粗暴的。

简单地将学生阳刚之气的不足归咎于教师队伍性别比例的失衡,归根到底,这还是源于现实中部分人对实践认识把握不足、对性别认识的偏见根深蒂固。然而,最叫人感慨的是,这样的肤浅、这样的偏执竟然是出自教育局,甚至在具体的工作中还演变成了一种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准,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可以说,如此肤浅的人才选拔标准,损害的不仅是教育公平、选拔公平,更有损对教育工作最起码该有的负责态度。试想,同一场考试,绝大多数女性辛辛苦苦考取高分入围,而一位男性却凭区区4分就轻松过关,这对她们的努力不啻是一种贬低与侮辱。而对于那些考了较高分却没能进入复审的,更是一种打击。明明分数比“4分男”高出许多,最终却仅仅因为“性别劣势”而折戟,十多年的寒窗苦读可能就此化为泡影,如此种种实难言“公平”二字。

再试想,一张4分的卷子,若按照百分制来算,那么反映出的应试者的水平到底有几斤几两,不言而喻。可即使如此,招聘者却依然肯为其“无限降低门槛”。敢问,如此素质的“人才”,有关部门当真肯放心将孩子交予其手中?哪怕,“4分男”最终复审失败,但敢让如此“低水平”的应试者入围一场本该严肃且严格的教师招聘复审,这样的工作态度、这样的责任担当,已然一言难尽。

事实上,无论是学生阳刚之气不足,还是教师队伍男女性别比例失衡,这两种问题都是在全社会乃至全世界范围内颇具探讨性与研究性的“长期议题”,前者涉及的可能是社会发展背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个人心理发展等多方面因素,而后者则可能牵涉男女社会分工、社会固有观念偏差、个体择业观等问题,总而言之,这些问题的解决都绝非“一日之功”,更不是靠某些部门随随便便多选上几个男教师就能有所效用。

社会性的“大问题”,就该交由社会、国家共同解决,而当具体到教师招聘等人才选拔工作时,有关部门首先要做的就是尽好本分,坚守“公平”与“负责”两个底线,好好为教师队伍充实人才。

文/许洪鑫(郑州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许洪鑫

编辑:张瑜

点击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