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袁老|跟随恩师37年 最难忘他的创新精神
红网时刻 字号:
2021-05-25 23:23:41

编者按:音容宛在,功勋永存;先生千古,国士无双!红网时刻新闻推出《忆袁老》系列报道,由袁隆平院士生前同事、朋友、学生讲述与袁老相处的点点滴滴,深切缅怀这一伟大科学家,告慰袁隆平院士的在天之灵。

讲述人:湖南省农科院副院长 邓华凤

5月22日,恩师袁隆平先生仙逝。他生前最后两天,我守护在床前一步也不愿意离开,不舍、难忍的悲痛一直在持续。我跟随恩师从事杂交水稻工作已经37年,今天怀着无比沉重的心情伫立灵前,泪流满面,桩桩往事萦绕心头,恩师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

作为袁老师的学生和助手,他对我恩重如山。作为袁隆平杂交水稻创新团队的带头人之一,我从恩师身上学到很多,例如奉献、创新、务实、协助、爱国精神等,这些都使我受益终身。其中,恩师的创新精神对我影响最深,带给我许多有益的改变。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不断创新,是袁老师创新精神的有力注脚。

1984年,我从湖南省安江农业学校毕业,幸运地加入了袁老师在安江农校的杂交水稻研究团队。当时,袁老师的工作重心还在安江农校,一般每月回来一次,一回来就会到田里指导我们,根据实验进展情况,结合学科发展方向,给我们上课。

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堂课,是他系统讲解了当时杂交水稻的两个重要发现,即:湖北光敏核不育基因,以及广亲和材料的发现及重要意义。那时,我还只是一个中专生。没有材料、没有经验,可以说什么都没有,我要选择什么研究方向,是研究三系法还是两系法?我当时想:反正都是一点基础都没有,倒不如选择难度更大、创新性更强的两系法。正是袁老师的授课内容和敢于创新的精神,影响和改变了我的一生。

在袁老师心目中,科研创新无止境。三系法研究成功了,又再向两系法进军。这时,有人劝他:“袁老师,您已经是著名科学家,功成名就,万一搞砸了,岂不败坏了您的名声?”他坦然答道:“搞科研就像跳高,跳过一个高度,又有新的高度在等着你。要是不跳,早晚要落在后头;即使跳不过,也可为后人积累经验,个人的荣辱得失又算得了什么。”

在袁老师的书房里,挂着一首他自题的小诗:山外青山楼外楼,自然探秘永无休。成功易使人陶醉,莫把百尺当尽头。

这正是袁老师创新精神的写照,也是我国杂交水稻技术一直领先于世界的原因所在。

大师千古,国士无双。禾下乘凉梦,仓满无饥恐。我想,恩师的精神会永传世人,激励一代又一代的科技工作者攀登高峰、攻克难关。今天,送别恩师最后一程,传承您的精神就是最好的缅怀和纪念。吾辈当自强,恩师一路走好!向您致敬!

红网时刻记者 吴公然 何青 整理报道

来源:红网

作者:吴公然 何青

编辑:肖拓

点击查看全文
打开时刻新闻,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