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红网青椒计划-202105月报
成都中学生坠亡事件:真相水落石出,反思仍待进行
红网时刻 字号:
2021-05-13 17:10:50

ed7fc0b1774c442d9c48166cebd15844.jpg

5月13日,随着警方提供的学校监控内容及通报信息的曝光,此次成都中学生坠亡事件的真相最终浮出水面。民众持续多日的质疑与愤怒,在新华社对坠亡事件的还原之中渐渐平息。当事情的真相为大众所知,我们在惋惜逝去的年轻生命之余,也应该思考:此次事件留给我们的是什么?私以为,这其中有太多值得人们深思的地方。

一是在应对突发事件及处理社会舆论上,政府部门和学校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面对突发事件,公开透明、翔实有力地进行回应,才能赢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如今是传播发达的多媒体时代,各式的信息流通渠道使得阻止事件扩散几乎不可能。过往发生的种种事实也说明,对于突发事件,政府部门或学校,要以积极的态度去向社会大众告知事实,否则,常常会让自己坠入舆论质疑的漩涡。

此次官方向社会通报坠亡事件时,因其内容寥寥几字较为简略,且细节缺乏被一些网友质疑“冷漠”,人民日报也发文称“高中生坠亡通报请少一些冷冰冰”。但是面对头脑中朴素正义情感逐渐压过理智冷静的群众,政府部门更应在情绪的大潮中坚守理性,以严谨、仔细地工作态度调查事件的真相,收集准备足够的证据,而后告知大众,不能因为被舆论裹挟而匆匆得出调查结果。快速却缺少有力证据支撑的通报,不但不能服众,甚至会进一步让民众产生质疑,透支政府机关的公信力。

二是再一次警示我们,社会大众在网络舆论信息面前,应始终保持理智,切莫将追求真相、追求正义的过程情绪化。相对政府机关与公共媒体,社会大众在获取信息方面天然处于劣势,由此产生种种不安、怀疑的情绪,这都是可以理解的。然而,虽然获取真实信息能力有限,但我们仍应时刻坚持理智。

在义务教育早已普及多年的今天,遇事冷静、理智分析本就是我们应具备的能力素质。但无论是此前广州一妈妈伪造血衣栽赃教师体罚一事,还是最近的中学生坠亡事件,部分大众仍是被情绪所掌控着,凭着朴素的道德感、正义感,想当然地将事件中的某一方对立化、妖魔化,掀起一阵又一阵舆论大潮,乃至谣言四起。在真相尚未明晰的情况下,批评的矛头不仅无端端指向可能无辜的当事人,甚至直指社会体制,企图激发公众心中的“民粹主义”精神。身为普通人,理智冷静是我们最有力的武器,也是保护好自身不被他人利用的手段。我们不但要尽可能分辨各色真假信息,更要警惕诸多信息背后所可能夹带着的“私货”。

三是学校、家长应进一步认真重视与切实了解孩子的心理健康。我想这一句话用在当今的孩子们身上十分符合。在物质条件丰富的今天,大多数家庭吃穿不愁,孩子们的成长环境和生活条件早已不是上一辈人能够相比的。

然而,在许多父母眼里拥有着“幸福童年”的孩子们,心理健康却反不及长辈们,青少年抑郁焦虑甚至寻求短见的新闻时常发生。在这次新闻中逝去的年轻生命,再一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绝不能轻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心理健康教育万万不能成为走过场的形式。对孩子的教育绝不能如从前般简单粗暴,只指望孩子成绩优异、为人上进,而应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了解孩子们的真实想法与需求。

当事件逐渐尘埃落定、理性重新主导舆论风向时,我们的思考也绝不能停止于此。莫让这次事件,单纯成为人们情绪发泄的窗口,唯有反思此次事件中暴露的各种问题,我们的才能真正地“向前看”。

文/陈沛 (暨南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陈沛

编辑:刘昱

点击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