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制/楚湟 黄滔 曹利敏
红网记者正在采访吴渊。
吴渊。
【关于进一步完善《湘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工作方案》的建议】
提案者:吴渊 何红玲 潘莉 秦旭峰 周颖 姜向东 熊汉泉 廖红江
截至2020年12月,湘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共111项。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2项,省级非遗项目9项,市级非遗项目41项,县级非遗项目59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7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22人。
从2016年开始,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广体局、市教育局、市文明办联合授牌了24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学校”。湘潭市各级非遗传承人积极参与到“非遗进校园”工作中来,“一校一品”“一校一特色”初现成效。江声中学、火炬学校等学校的非遗课程丰富多彩,学生们在学习非遗技艺的同时,对家乡的传统民俗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青山唢呐、纸影戏、韶山山歌、花鼓戏、虾舞、火龙、巫家拳、油纸伞等非遗项目也越来越频繁出现在校园的艺术节当中,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
2017年湘潭市出台了《湘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工作方案》,成立了以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和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宣传、文化、教育、公安等多个部门共同参与的领导小组,建立了常态化、长效化、制度化的工作机制,市财政划拨了专项经费100万元。
现状:
1、2017年完成授牌24所非遗学校后,近几年未增加新的传承学校。
2、非遗学校授牌后,课程的开展需要外聘传承人来教学,学校还需安排相关老师来配合教学,增加了学校老师个额外工作量。
3、部分课程涉及材料和工具的,成本较高,如果都由学生付费,影响学生报名积极性,不利于传承课程的推广。
4、近两年缺乏专项的经费支持,部分非遗课程只能试点开展,不利于持续有效的开展常态化传承教学。
建议:
1、新增一批非遗传承学校,扩大非遗传承推广面。
2、评选出优秀非遗传承学校,推介先进的传承经验。
3、每年在财政预算里给非遗学校安排相应的专项经费。
4、设立小型的“非遗传承基金”,鼓励非遗传承人和授课老师的积极性。
来源:红网湘潭站
作者:楚湟 黄滔 曹利敏
编辑:黄滔-湘潭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