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洞山秘笈③:女人是稀罕物
红网时刻 字号:
2020-12-14 20:29:43

编者按:6月中旬,作家吕高安赴湘西进行扶贫调研,即兴写下系列随笔。以“我”的亲身体验,原生态、碎片化呈现湖南高速集团对口扶贫点——湘西“苗祖圣山”吕洞山排捧村的特色风情,揭示平静面态下激流涌动的观念博弈,阐究并分享这个十八洞村“姊妹村”决胜脱贫攻坚的“秘笈”,让人耳目一新。

女人是稀罕物,这话我深入苗寨才信。

第一天在排捧转悠,除了与老刘打赌的几个,我没看到多少年轻女人。晚宿扶贫队驻地,很静,偶尔听见打小牌,喝小酒,猜拳唠嗑的男声。

人勤春早,吕洞山的鸟似乎提早闹枝。动笔晚睡,早8:10,“叽叽喳喳”,鸟喧醒我。扶贫队弟兄们早已出门。我赶忙洗漱清理,准备吃早餐。

8:35,一把桃子突然从身后冒出。“吃吧吃吧,新鲜!”一个三十六七岁的女人,边热情招呼我,边从背篓倒出一堆水果,说是一大早,到10多里外赶场带回的,送给扶贫队尝尝。

女人模样周正,高个苗女,黑里透红,显村姑之美。搭讪,能调几句“苗牌”普通话。她一阵风来,从厨房盛些潲水,又一阵风走了。厨工吴姐说,她叫石菊娥,土生土长嫁本村。排捧女孩,一般十五六岁出外,打工出嫁,回村就是过门客。

图片1_副本.jpg

苗寨“飞不走”的女人,是真凤凰。驼背大妈(左)再挺直就这样。吕高安摄

“叽里咕噜”,几句苗语接踵而至。一个背背篓、驼背几乎九十度大妈,掏出两个萝卜,送给厨房。吴姐苗语告知,菊娥刚走,快追。

吴姐说,66岁的驼背大妈,是菊娥她妈,做工致残20多年,照常起早贪黑,重活轻活争着干。别人劝她:脱贫了,40岁的儿子订婚了,该歇歇了。她说没事,爬不动了再说。

面条捎肉丝上桌,我夸吴姐烹调好。吴姐说,趁扶贫队不在,村民送来好多菜,事后,老刘他们设法付钱。见厨房没了葱蒜,吴姐要去自家地里拔。我跟着去,几分钟到了。蔬菜活套套迎接,菜地旁是她稻田,看样子稻禾疯长。

吴姐手脚麻利,三五分钟就回家,请我喝茶,自种的“黄金茶”好香。揺篮里嚷着两岁多女婴。我以为是吴姐孙女,其实是女儿。她有一男四女,应了吴姐的名字:吴生女。

吴姐说自己一天书都没读,扶贫队劝她补上,送小孩读书。我问她,她说四个小孩读大中小学,费用每月大几千,老公在外打工,3000元一月。前年扶贫队来,她家才有新房新路晒谷坪,还享受了教育补助金,每年13000元。完了,扶贫队私掏腰包,请吴姐做兼职厨师,也算帮扶。

吴姐也争气,丈夫、大女二女不在家,田里土里,喂猪打狗带小孩,她理得清清爽爽。我夸赞吴姐,吴姐说,苗女都能干,“飞不走”的,是真凤凰。

好耳熟,哦!任正非说过:“烧不死”的鸟,是凤凰。

说着说着,邻屋老太来串门。74岁的吴二花,皱纹犁出一脸沧桑,汉话有点别扭。她40多岁守寡,为拉扯大五个子女,出外打工讨饭,饱受磨难。

图片2.jpg

马捷董事长(中)深入排捧村,共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大计。汪平摄

提起她家帮扶人——湖南高速集团马捷董事长,吴二花大拇指伸到额头:“他来过我家,那么大的官,像邻家侄儿”。她比比划划说,马捷专程看望她和村民,送来物资,问寒问暖,详细了解大伙家庭收入、住房安全、吃穿饮水、基本医疗保障、义务教育保障等等,为排捧产业发展、开源增收出谋划策。

“扶贫队给全村,带来道路、路灯、晒谷坪、自来水,什么都带,还给我带来儿媳妇。董事长多次跟我懒惰儿子通电话,讲道理,出主意,要我儿子学我。真怪,我50岁的儿子,像变了个人,娶起亲,抬起头,勤快多了,现在做装修,工钱一天几百块啦。”

吴二花笑得合不拢嘴。

合不拢嘴的,还有石家耀。路过石家,我被一座漂亮的木屋吸引。正屋偏屋,楼上楼下,前坪后院,宽敞明亮,崭新厚实,厚亮的桐油,透出庄严典雅。一落座,78岁的老人就开了话匣:“别看何海鹰总经理对扶贫队很严肃,对我家可亲热啰。他每次都提着东西来,牵着我的手,问多少天吃一次肉,有衣服穿、有钱买种子肥料没有。”

图片3.jpg

图片4.jpg

石家耀新旧住房对比。叶繁摄

“我原来住在后山。2018年何总第一次来,就说这房子太不像话,要马上重修。第二天,扶贫队就来张罗易地搬迁,5个月我就住进新房。政府补贴了12万元呢。”

苗寨不少人家没主妇。看我东张西望,石家耀告诉我,儿媳妇跑了多年。儿子出外打工谈上的,怀上小孩回村,生下小孩29天,悄悄走人。哎!我家穷,怨不得人家。

俗话说,宁要要饭娘,不要当官爹。母爱是天性,女人们弃子出走,除非不忍之苦,还有什么呢?

吕洞山的夜,被远娘思儿、幼子盼娘、单身汉想娶妻的煎熬,整得好长、好难过。

山不转水转。如今排捧脱贫,人心可牵那!

石老透露,他家日子好过了,跑路的儿媳开始与孙子联系。

走访又一个石家,石金通干活刚回家。老石51岁,满口脱牙,身子瘦小,一看就是糖尿病。他和89岁老娘住在一起。进门,见老娘沏茶,我想问他老婆,话到嘴边又咽下。在苗寨,嘴一快就会伤人,媳妇,是有点忌讳的话题。

图片5.jpg

石金通(左)孝心好,干活刚回家。吴俊霖摄

不过,老石主动“交代”:“牙病原来没钱治,变成‘嬷嬷口’,不影响说话,我毕竟读过三年书。在外打工十多年,谈过三个姑娘,都挂了筒。穷就是穷,我不骗人。”

老石气出病,干脆回了村,陪娘“窝”在“厕所房”。是扶贫队帮他修房,大了好几倍,还给评了低保户。石金通说:“我现在身体好转,在附近做些短工,加上每月低保金420元,娘养老金100多元,生活没问题。已经有人提亲,我得找个老婆才准账。”

找个老婆才准帐,如今在排捧,很有代表性。

2020年6月17日夜于湘西

作者简介:

吕高安,男,邵阳市人,作家,书法家,教授级高级政工师,湖南高速集团中层干部。出版专著一部。近10年来在央省主媒发布文学、新闻、评论近400篇140万字。执行主编12卷本140万字文化丛书,获省领导撰文高评。散文《被十字架腰斩的情缘》获中国长城文学奖、全国法制文学二等奖;散文《猪血丸子弹起过年的“土琵琶”》被选为高校教材;散文《娘,你眼角的泪干了没有》网络点击量60多万次,获众多网民、名家好评。报告文学《解密“种子”的基因》在人民日报整版刊登,入选中宣部《时代楷模钟扬》一书。评论《共情高歌“我和我的祖国”:青春中国的最炫唱响》红网首发,并被数百家网站转发。理论文章《政治视域下加强农耕文明教育势在必行》被湖南省委宣传部授予“2019年度全省政治思想工作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

相关链接:

吕洞山秘笈①:一路向西,我有话说

吕洞山秘笈②:我与老刘打个赌

来源:红网

作者:吕高安

编辑:肖拓

点击查看全文
打开时刻新闻,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