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观潮的螃蟹
走进“中国优秀会展城市”,感受湖南“双创”魅力!
红网时刻 字号:
2020-10-16 20:42:30

10月15日,主题为“创新带动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的2020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湖南分会场活动在郴州启动。省委副书记、省长许达哲出席并宣布启动。省政协副主席、郴州市委书记易鹏飞致辞,省政府秘书长王群主持。

可能有网友会问,为什么今年“双创”活动周主题的重心放在了“就业”上?湖南在推动“双创”中做了哪些工作?为什么这次的分会场设在了郴州?那就让观潮君带你一探究竟吧。

01

就业:“双创”剑锋所指

2014年9月,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在讲话中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概念,他提出,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

此后,他又在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国务院常务会议和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等场合中频频阐释这一关键词,希望以此增强创业带动就业能力。

2018年9月18日,国务院下发《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2018年12月20日,“双创”当选为2018年度经济类十大流行语。

从2015年起,每年10月,都会有一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通过搭建“双创”展示平台,推动形成创业创新热潮,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汇聚智慧和力量。

今年无疑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年份——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汹汹来袭,给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就业更是首当其冲。

创新带动创业,创业带动就业。

这是2020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的主题,非常准确而直接地指出了创新、创业与就业之间的关系——由创新而带动更多的创业,由创业而带动更多的就业。

这一主题也非常直接地指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于当下的意义所在——在经济下行和疫情影响双重压力之下,作为“六稳”“六保”重中之重的就业,无疑是当下最受关注的问题,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剑锋指向的正是就业。

两相契合,就业在今年的“双创”活动中受到如此的重视也就不难理解了。

02

湖南:发力由来已久

许达哲一行参观湖南分会场主题展览,了解湖南湘江新区、株洲高新区、中南大学等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在推动创新创业等方面的举措和成效。

“敢想敢干、敢为人先”一直是湖湘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11月的第十一届党代会上,湖南省更是提出了“创新引领、开放崛起”的战略。以该战略为统揽,湖南深入推进“双创”升级版,持续强化创新驱动、优化创业环境,取得了积极进展。

这些进展首先表现为“双创”生态的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热情得到激发,创新创业动能得到汇聚,营商环境不断得到优化。

观潮君认为,能在多大程度上做到简政放权,无疑是判断“双创”生态优化的重要指标。在这一点上,湖南一直在努力。以今年前九个月为例,省本级调整各类行政权力事项170项,其中,下放22项,取消8项,优化整合136项,新增4项。推进“多证合一”,将21个部门的37项涉企证照事项整合至营业执照,实现“一网通办、一窗核发、数据共享”。

创业的便利度得到了大幅提升。通过全面推行企业设立登记网上办理,全省网上办理率已达54.9%。通过不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推进“一件事一次办”,申报材料、办理环节、办理时间平均分别压减60%、70%、80%以上,有效破解了办事难、办事慢、来回跑、反复跑的问题。

市场行政监管也得到了大幅规范。通过推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构建全省统一的监管工作机制,一般检查对象名录库已经覆盖市场主体411万余户。

有了好的创新创业生态,还要有好的平台和载体。湖南推进“双创”工作取得的成绩,还表现在“双创”载体的进一步完善上——湖南一直把载体建设作为促进创新创业的重要抓手。

比如,为抓好示范基地建设,出台了《湖南省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实施意见》,累计投入4.9亿元,实施10个重大项目,推动湘江新区、湘潭高新区等国家“双创”示范基地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强化省级示范基地的认定和管理工作,全省累计认定省级双创示范基地109家。

为抓好“双创”园区升级,实施了创新创业园区“135”工程升级版,累计安排专项资金5.5亿元,奖补新建标准厂房逾1000万平米,成为转化成果、集聚产业、带动就业的重要阵地。

“双创”活动的推广也是载体建设的一部分,这里边既有持续组织开展的“创响中国”、湖南科技论坛暨院士专家张家界行、企业“创新达人”宣讲活动等系列活动,也包括当下正在举办的全国“双创”活动周湖南分会场活动。

03

魅力:因重视而凸显

以第三代杂交水稻育种技术、时速160公里商用磁浮列车、“PK”计算机体系为代表的一批创新成果领跑世界;约30万家中小企业“上云”开启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在过去连续5届全国“双创”活动周的推动下,不仅涌现了一批前瞻性、颠覆性、引领性的创新技术,还营造了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仅今年1月至8月,湖南省就新增市场主体50.8万户。

“双创”的巨大魅力,让湖南对这次活动周一如既往地给予了充分的重视。

这种重视,表现在活动期间的活动上——活动周期间安排了启动仪式、主题展示、会议论坛、项目路演、云上活动周、云上人才供需见面会、创新创业大赛等11项重点活动。

10月15日下午,2020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湖南省分会场“创新赋能 湖湘论见”社会服务领域创新创业主题论坛在郴州举办。

也表现在活动周前后的预热和后续活动上——既有在活动周前后开展的“创响中国”系列活动,也有各地各部门和“双创”示范基地开展的各类主题宣传、创客沙龙、群众性竞赛等活动,这些都为进一步推动全民深度参与,不断推动创新创业向更大范围、更深程度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作为一个互联网产业发展迅猛的省份,湖南“双创”活动周的活动中自然少不了互联网元素——在举办线下展览的同时,首次运用数字化手段,采用三维虚拟现实技术和多媒体互动手段叠加图文、音视频、直播等多种形式,针对成果展示、人才对接、创投路演等重点活动,建设云上活动周平台,全方位、立体化呈现展会全貌,为民众带来伴随式、沉浸式体验,打造足不出户、永不落幕的云端展览。

正如“创新带动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的主题中所标明的那样,“创业”是本次“双创”活动周必不可少的关键词,甚至可以说,是其主要的目的之一。

也正因如此,湖南分会场特点注重发挥活动周示范性、导向性和功能性作用——聚焦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等问题,安排了“双创人才供需见面会”“帮创面对面”等“双创”带就业活动,以活动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引导择业观念,拓展就业空间,进而为保障民生筑牢基础。

聚焦培育新动能、创造新需求,安排了“双创”新载体、“双创”新力量、“双创”新模式等主题内容展示,提升活动周助力创新创业、稳定和扩大就业的效果,进而培育壮大市场,打造未来发展新优势。

郴州市东江湖景区。

作为线下分会场的所在地,素有“中国十佳优秀会展城市”之称的郴州,不仅是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重要片区,也是湖南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加快承接产业转移的桥头堡。换言之,这里正是产业和人才聚集的地方,也是创新、创业和创造就业最活跃的所在。

通过具体承办和深入参与这次活动,不仅有利于展示郴州良好的‘双创’成效,也有利于郴州进一步解放思想、直面差距,抢抓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历史机遇,实现“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进一步激发郴州“创新带动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活力,从而为构建郴州发展新格局打下坚实的基础。

创业、创新、就业、产业转移、自贸试验区、粤港澳大湾区……透过这场“双创”活动中闪动的诸多关键词,我们看到了湖南在创业、创新上浓墨重彩的努力,看到了湖南促进“六稳”“六保”的决心毅力,也看到了湖南推动更高水平开放、更高质量崛起中的砥砺与探索。

在这些砥砺与探索中,孕育着三湘四水创新创业活力迸发的未来。

来源: 观潮的螃蟹

编辑:廖浩宇

点击查看全文
打开时刻新闻,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