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侵华利大于弊?香港“高考”试题令抗日老兵愤怒且痛心
红网时刻 字号:
2020-05-16 15:26:22

在5月14日香港中学文凭考试(相当于内地的高考)的历史科(卷一)试卷中,一道试题引来众多市民不满,试题中出现两段具有倾向性的文字资料,并让学生依照资料回答,是否认同"1900年至1945年间,日本为中国带来的利大于弊"。香港教育界斥责该题目极具倾向性,“是引导学生做汉奸”。

中新视频截图

对此,曾参与抗日战争的原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老游击战士联谊会会长林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愤怒且痛心:“作为当年亲历过抗日战争的老兵,我们不会不记得,炸弹摧毁了机场,香港人被虐待、被屠杀。这道题目不仅仅影响了这次报考历史科目的2500多名考生,更让人看到,我们历史教育的基本观点不清不楚。”

香港教育局:取消“美化日本侵华”试题

14日,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发言人对此表示,教育局对公开试中出现如此设计的试题深感遗憾,并予以谴责,要求香港考试及评核局(考评局)严肃跟进,向公众作出合理交代,并全面检讨出题机制,从速改善,以维护文凭试的公平性、公正性及可信性。

15日,香港教育局局长杨润雄举行记者会,他表示,有关试题有引导性,考生可能因而达至偏颇的结论,亦严重伤害在日本侵华战争造成大量丧生的国民感情与尊严,因此决定取消这条试题。

杨润雄又表示,教育局18日会派员到考评局了解出题及审批机制,究竟有否严谨跟机制去做,由于事件引起非常大的关注,会检讨现行机制,长远要确保文凭试的试题质素。

香港考评局职员称“没有日本侵华,哪有新中国”?

教育界、立法会议员发声

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发表声明表示,网上近日流出疑为考评局评核发展部经理(历史科)杨颖宇及高级经理(通识)卢家耀的社交媒体的截图,显示两人发布不少反对国家、违背香港基本法的言论,其中包括“没有日本侵华,哪有新中国”等。无独有偶,在文凭试历史科的试卷中,其中一题竟问到考生是否同意“1900-1945年间,日本为中国带来的利多于弊”的陈述。难免令人怀疑杨颖宇的政治立场已然影响了试题的设置。

据环球网报道,香港“橙新闻”等媒体报道称,对此,香港考评局尚未正面回应,只强调员工在履行职务时受各项相关规则、程序、条例及政策等约束,局方会按考评局相关的员工行为守则及规定作适当跟进。

香港教育局13日晚间则强调,高度关注有考评局人员涉嫌在社交网站发表不当言论的报道,已去信要求考评局严肃跟进,维护考评局的公信力和专业精神,以及回应社会的关注。

据香港“大公文汇全媒体”14日报道,香港立法会议员葛佩帆表示,考评局人员若把个人的政治取向、偏颇看法加入试卷当中,会对学生了解有关史实造成扭曲。她说,对于考评员人员的资格、专业道德要有相关机制规管。无论是教师、考评局人员、编写教材人员都应该要有投诉和惩处机制,否则每遇问题就只简单收回有关教材,只会令有问题的教材和试卷不断出现。

香港教联会副主席邓飞表示,考评局人员的工作比一般教育工作者、教育局更为敏感,而大众对他们的职业操守期望更高。若涉事人士真的把个人政治观点放在社交账户,担心会引起广泛疑虑。

香港理工大学专业及持续教育学院讲师陈伟强认为,香港教育局及考评局应该尽快交代事件,释除公众疑虑。倘若事件真确,局方须严肃处理,要求相关职员停职作深入调查。

教育局官员开考前就知道试题内容?

香港教育局:迄今未有派员参与

据香港特区政府网站消息,对于有报道指,香港教育局官员开考前已知悉中学文凭试试题并“设局嫁祸”,教育局表明,迄今未有派员加入考试及评核局历史科审题委员会。

香港教育局在声明中表示,审题委员会人选由考评局全权负责。近两年,香港教育局曾一再要求提名员工加入不同的科目委员会,但未被同意。是否接纳提名、担当哪种职责,以及在什么阶段参与出题和审题工作,全由考评局决定。即使有人员获邀在委员会中担任成员,也需严格保密,不可向他人士包括教育局人员透露试题内容。

声明指,这次争议重点是文凭试历史科出题的适切性,香港教育局呼吁各界一同正视有关问题,切勿被蓄意误导,或转移视线。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姜媚

    点击查看全文
    打开时刻新闻,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