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一米帽”:体验一下可以,长期戴不合适
红网时刻 字号:
2020-04-27 17:48:16

4月26日,浙江杭州一小学开学第一天,一年级小朋友戴着自制的“一米帽”有序进入校园。据了解,此举是为了让小朋友更直观地感受一米的距离,有利于在疫情期间保持安全距离。(4月26日 澎湃新闻)

为学校在防疫方面的良苦用心点赞。抓好校园疫情防控确实需要多管齐下。“一米帽”的创意应该说不错。让学生头戴“一米帽”直观感受一米的距离,这作为一堂手工体验课或者防疫教育课的内容,是完全可以的。但若是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让学生长期戴这个,恐怕不是很合适。

为什么不合适呢?因为弊端较多。

易分散注意力。看到学生戴“一米帽”上课的视频,整个教室犹如节日的游艺现场。学生头上的帽子,花花绿绿,形状各异。小学生上课本来精力就难以集中,这些在眼前晃来晃去、五颜六色的帽子,自然会对学生注意力产生干扰。此外,学校强调,学生不能损坏帽子,这会不会给孩子们带来心理压力,在上课时老惦记着自己的帽子有没有坏呢?这自然又会分散学生上课的注意力。

存在安全隐患。视频中,学生戴的“一米帽”,形似乌纱帽。帽子的左右两侧各伸出半米长的帽翅。这帽翅大多由硬纸板做成,多多少少还是有安全隐患的。小孩子们呆在在一起,帽子之间不接触不碰撞是不可能的。万一这帽翅戳到别的同学的眼睛怎么办?万一帽翅刮倒了物品,如水杯、墨水瓶之类,伤到了自己和他人怎么办?

防疫作用有限。看视频,注意到不少孩子的长长帽翅已经耷拉下垂,像垂耳兔的耳朵,这样的帽子其防护作用就有限了。还有,帽子的帽翅在左右方向,前后并无帽翅。实际上,面对面保持一米的安全距离更重要。现在,孩子的“一米帽”前后方向不设防,其防疫价值就大打折扣了。

增加家长负担。学校要求“一米帽”由家长与孩子共同完成。帽子做出来后,是每天要戴的,实用性很强,故帽子要做得结实。孩子可能会很有创意,但他们的动手能力较弱,估计要他们做出结实耐用的帽子很困难,所以做帽子最后会由家长代劳。此外,很多帽子材质是纸,想必结实不到哪儿去,坏了又得重新做,无形中增加了家长的负担。

一般来说,学校的疫情防控,教育部门都制定并下发了科学实用的整套方案。每日按要求加强体温和症状监测,做好教室通风,要求孩子们戴好口罩和勤洗手,同时加强孩子们的公共卫生知识教育等等,这才是最重要的。没必要再搞其他的新花样。尤其是未被证明是安全有效的花样,不值得提倡。

来源:红网

作者:梁勇

编辑:张瑜

点击查看全文
打开时刻新闻,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