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一线:托起“火神山”的年轻人
红网时刻 字号:
2020-02-03 11:39:01

这是2月2日无人机拍摄的武汉火神山医院。新华社记者 程敏/摄

2月2日,经过10天日夜酣战,武汉火神山医院正式交付使用。在全国近5000万“云监工”注视下,施工建设者们顶风冒雨、奋力拼搏,把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地,变成了一座可以容纳1000张病床的抗“疫”医院。

高峰期时,火神山施工现场有管理人员800余人、作业工人4000余人,调配大型机械设备、车辆近千台。中建三局现场作业实行两班轮班制,不分昼夜、争分夺秒施工。

火神山医院建设时间之紧迫,工程建设人员、材料、设备调度难度之大,前所未有。鏖战火神山,一大批年轻的“逆行者”从四面八方紧急驰援,尽锐出战,把青年突击队的鲜红旗帜插到抗“疫”一线。有人说,哪里有什么“基建狂魔”,这背后是年轻建设者们攻坚克难,用果敢与坚毅,用责任与担当,托起了“火神山”,创造了新的“中国速度”。

疫情在肆虐,火神山在召唤!

2020年,武汉,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全城,新型冠状病毒迅速蔓延,拉响了警报。

疫情就是命令!为遏制疫情蔓延,1月23日凌晨,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第1号通告,全城进入紧急状态。与此同时,一个非同寻常的命令随之下达:迅速筹建武汉版“小汤山医院”。

危急时刻,中建三局领命出征,牵头参照非典期间北京小汤山模式,在武汉市蔡甸区火速筹建一所可容纳1000张床位的医院。这座医院由此有了一个十万火急、拯救危难的名字——火神山医院。

正值万家团圆之际,命令下达,数千名建设者从四面八方星夜兼程奔赴武汉。

1月23日晚11点,34岁的郑沙作为第一批火神山医院建设者赶到选址地点。进场即启动倒计时,这是对建设者的一场大考,他们不仅要精通施工工序,还要协调众多人力物力。身为中建三局工程总承包公司项目经理,郑沙在施工实施组负责现场施工管理,为与疫情抢时间,他踩着泥泞,在百台机械和成千工人中寻找作业面,前方HDPE膜刚铺设完成,后方就组织钢筋模板架设,穿插施工,不让工作面有一刻留白。

郑沙的微信头像是儿子骑在自己肩上的照片,他说,“等忙完这阵儿,回去给孩儿他妈把新年红包补上,给儿子睡前的故事就讲火神山之战……”

1月23日凌晨,刘星、刘飞兄弟得知建设任务,即刻请缨参建,他们的妻子也一起乘车从老家连夜赶回武汉,奔赴医院援救,兄弟妯娌4人在工地、医院并行作战。

1月23日下午,正在超市陪妻子购物的魏辉接到了班长召集的电话,作为国网武汉市蔡甸区供电公司检修建设工区的一名员工,他预感到事态紧急,扔下还没结账的一车年货就消失在妻子的视线里,当天赶到火神山医院施工现场。

“我们‘钢刀’一班,个个都是能独当一面的能手,关键时候,我们从不掉链子。而我又是班组里最年轻的,我不先上谁先上?必须要为建设火神山医院出一分力!”当晚,魏辉和同事一起,两个小时内就拆除了主供线路,保障大型机械设备进场,并连夜完成了1条10千伏线路的迁改工作。

连日来,魏辉和他的200多位同事冒着湿冷的冬雨,保持24小时待命状态,直到1月31日23时49分,工地上的电力设备电源指示灯交替闪烁,专为医院架设的24台箱式变压器伴着蜂鸣声接入到武汉电网,开始带电运行。火神山医院采取了双电源供电的设计方案,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供电稳定性。 “工地的建设到哪里,电缆就铺设到哪里。”魏辉说。

火神山图纸只能“一次高效成型”

2月1日晚上9点,火神山医院施工现场一派热火朝天,中建三局施工人员正在挑灯夜战,工地上施工人员24小时不眠不休,为了在2月2日如期交付使用全力冲刺。

工地上,鲜红的青年突击队旗帜高高飘扬,活跃着一支支生龙活虎的青年突击队员。据中建三局团委负责人周凯介绍,为了优质高效地推进火神山医院项目实施,青年员工们纷纷请战,并且从全国各地“逆行”驰援武汉参战。在火神山、雷神山两个项目指挥部参建单位里,青年人超过60%,成为这场疫情阻击战中的生力军和突击队。

刚刚和妻子在老家湖北省天门市举办了婚礼,中建三局技术员黄甜就匆匆赶回武汉。他要和同事们争分夺秒深化设计武汉火神山医院施工的“蓝图”。

火神山图纸只能“一次高效成型”,是摆在黄甜和团队面前的一个严峻挑战。

对于施工方而言,设计图纸是现场施工的重要基础。设计图纸功能是否完善、是否具备现实操作性、布局排布是否科学合理,都会极大影响现场施工进度。特别是在武汉疫情日趋严峻、医疗资源已经超负荷的情况下,火神山医院必须是“一次高效成型”。

黄甜发现,设计院绘制的建筑总平面图中,病房的组成模块是6米长、3米宽的长方形,这样在不同方向排布长方形模块时,一条6米长边刚好对应2条3米长的宽边,可是市场上现有的集装箱尺寸是6.055长、2.99米宽,与设计尺寸存在细微差距,这些差距看似只是毫米级,但当几百个集装箱拼接起来后,误差将会达到几米。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在深化设计中对集装箱进行重新“精准定位”。780多个集装箱的排布深化设计细致复杂,需要一根线一根线设计排布,连续奋战了4个昼夜,黄甜和同事终于完成了这一深化设计,火神山医院建设的“蓝图”终于宣告完成。

1月31日凌晨1点,火神山医院施工现场灯火通明。这天是新婚妻子边毓敏的生日,在工地现场忙得团团转的黄甜忘得一干二净。两天前,他刚在通宵设计中度过了自己的29岁生日。“我相信火神山医院一定能够早日建成,武汉也一定会恢复往日的繁华。”因为嗓子疼,他经历了一番有惊无险的自我隔离,又迅速回到岗位上。

不同以往,火神山医院工期压力巨大,先期条件严苛,人力物力交困,施工难度空前。面对上百家各类分包单位,中建三局迅速搭建组织体系,统一调度、互相配合,协同作战。除夕当天,上百台挖掘机抵达项目现场,机器轰鸣、人声鼎沸,一座小土山被连夜铲平,累计平整全部场地5万平方米,相当于7个足球场大小,内转土方15万立方米,足以填满57个游泳池。

“小时制”作战地图跑出加速度

黄挡玉手里有一份“小时制”作战地图,在武汉火神山医院建设工地,这是确保工程高效有序的“神器”。

来自中建三局的黄挡玉负责整个工程信息管理工作。他和团队制定的这份“小时制”作战地图,相当于一个工地上临时搭建起来的数据库,从设备到人员到物资再到工程实况,任何一个环节的施工信息都一清二楚。每天上午10点和晚上6点,他们会两次针对现场各单位施工进度按小时进行通报考核。

“不知道的信息,找不到的人,紧急的物资……都可以找我解决。”作为掌握“数据库”的信息中枢,黄挡玉和团队承担着信息整合、中转、传输等功能。疫情告急以来,黄挡玉一家六口身处不同的地方,难得休息的间隙,他抽空给家人打电话,向电话那头同样坚守在公务员岗位上的爱人、留守在家的父母和一对年幼的儿女报平安。

“蓝忘机”“叉酱”“铲酱” ……在火神山热火朝天的场外,由5G架设的直播镜头外出现了5000万实时观看施工进度的网友,这些“云监工”们看到了建设者不舍昼夜的拼抢,一些画面令网友“戳中泪点”,更有网友称:每次点进去都看到希望!“致敬”“加油”“辛苦了”的弹幕不断刷屏。

由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5G加持的火神山,成为“北京小汤山”的升级版,更使火神山医院成为一个高科技的智慧版战地应急医院。5000万“云监工”看不到的是一批批通信行业年轻人火线上阵,接力加持火神山。

中国移动湖北公司武汉分公司用3天开通火神山医院附近5个5G站点,5G实测网速达800Mbps,可保证两万人同时在线通信。

李为是东新区分公司的维护员,连续在火神山工作,2月1日清晨6点,他来到现场参加视频验收工作中,做完整个工作已经是第二天凌晨。为了协调各项工作,他经常来不及打电话,沟通全靠“吼”。两天时间让他的嗓子哑了,几乎说不出话,

火神山医院建设是一场大会战,多支央企青年突击队同心戮力:中国中铁用23个小时,完成了医学技术楼主体钢桁架的现场拼装,中国电建48小时内支援140台配电箱,圆满完成电力物资供应……

2月3日起,火神山医院将开始收治病人,青年突击队将继续奋战雷神山,不辱使命!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吴晓东 崔丽

编辑:张天野

点击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