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专题丨抗击疫情在湖南
蔬菜、口罩抢断货?新华每日电讯:别让“恐慌式抢购”给防疫添乱
红网时刻 字号:
2020-01-28 09:01:19

image.png?x-oss-process=style/w10

一月二十七日,工人在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区一家口罩生产企业车间工作。新华社发(董军摄)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形势紧张,一些地方的物资保供承压。紧急关头,不少城市都出现了非理性抢购苗头——有市民大量囤积米、油、蔬菜、水果等生活物资,连生鲜电商都被抢断货;口罩、消毒液、药品等防疫物资也遭抢购,部分地方还出现坐地起价乱象。

抢购背后是恐慌心理作祟,而恐慌背后多有谣言的身影。“马上要封城,物资运不进来了”“超市里一片菜叶都没了,鸡蛋都抢完了”……这类传言通过微信朋友圈、微博、自媒体一传十、十传百,加剧了恐慌情绪。

防疫不可大意,但也不能过于恐慌。从生活物资来看,受疫情和春节假期双重因素影响,农副产品销售紧俏、价格有所上涨,属于正常现象。一些自媒体大可不必过度渲染,市民也没必要抢着囤货。事实证明,以往一些公共事件中出现过的抢购行动,最终的结果是“抢”来的“货”砸在手里,甚至几年都用不完,并没有多大实际意义。

从防疫物资来看,口罩、消毒液、药品等确实供应相对紧张,但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大量工厂“特事特办”抓紧复产,大量机构腾出库存、紧急支援,紧张形势将有望加速缓解。一些非理性抢购,既可能造成资源错配甚至浪费,也会让劣质产品有机可乘,容易给防疫添乱。

避免恐慌式抢购扰乱防疫大局,政府部门、各类媒体和个体,都需有所作为。面对严峻的疫情,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能做,应该有更稳妥的把握,切莫为私利而乱大局。有关各方各司其职,形成立体式集团军,急而不慌,忙而不乱,科学应对疫情,防疫效能才会最大化。

有关部门作为防控疫情主体,当务之急是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正月初一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提出的“加强有关药品和物资供给保障工作”要求,提高效能,组织生产主体、商贸流通企业、进口机构等,进一步扩大各类物资的有效供应,优化供需精准对接。

避免非理性抢购,舆论引导还需多方协同。疫情仍在蔓延,存在不确定性,一些社交媒体的传言闹得人心惶惶。对此,线上线下都需留心识别,群众不信谣、不传谣,政府和媒体则要加大疫情信息披露力度和科普宣传,既发布疫情、物资供应信息,也要及时辟谣,让理性声音战胜恐慌情绪。

着力打击造谣和涨价行为,维护防疫物资市场价格秩序,需要有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对造谣传谣、借机肆意涨价等行为予以从重处罚。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编辑:姜媚

点击查看全文
打开时刻新闻,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