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生活安宁”纳入隐私权,是对人格权的负责
红网时刻 字号:
2019-12-27 17:27:05

——本文系红网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无意间和朋友谈到某个物品,之后再打开手机就会发现淘宝给你推送了那件物品。这是我们和手机的心有灵犀吗?

12月23日,民法典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人格权编完善隐私的定义,规定: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将私人生活安宁权纳入隐私权,是隐私权内涵的进一步细化,在我们以往的认知里,隐私权保护的是人们的私密信息不被非法获取,而现在,任何骚扰私人生活的现实行为(如上门骚扰)或网上行为(如弹窗广告、非自愿接受的短信电话等)都被归于隐私权的保护范围之内。

前几日,据国家网络安全通报中心透露,又有100款违法违规采集个人信息的APP被查处整改,其中有《中国光大银行手机银行隐私政策》罗列的收集用户个人隐私范围除了包括个人电话号码、婚史、宗教信仰等信息外,性取向竟然也在个人信息收集范围之内。

一款金融APP为何连如此敏感的信息都要获取?尽管之后光大银行在其官网发布声明回应称“光大银行高度重视提升客户体验与客户隐私信息保护工作,切实保证用户个人信息安全,目前提示的用户隐私政策条款符合相关要求”。但还是无法解释这么多个人敏感信息有何用途。

将安宁权正式归纳到隐私法律保护体系,是我国法律体系完善的重要表现,是对公民权益的进一步保护。基于安宁权的保护,我们在网上不会再被弹窗广告打扰;在生活中遇到扰民问题如噪音等情况时,我们可以选择的解决办法除了报警之外,还可以向法院上诉要求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隐私权一直以来都是人类不断追求的权利,因为追求隐私,我们会给手机设置密码、我们在家里安装窗帘,可以说,隐私是人类文明的象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不断发展,隐私对人的重要性不断被凸显,将安宁权纳入隐私权,是根据时代要求做出的改变,是对个人的人格权利和私人生活负责的体现。

文/马田(山东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马田

编辑:陈乘

点击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