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专题丨艰苦奋斗好作风
艰苦奋斗好作风丨湘大96岁老教授沧南:赤诚初心 矢志不渝
红网时刻 字号:
2019-11-26 17:40:38

 沧南和学生们在一起。.jpg

沧南和学生们在一起。

  沧南现在每天都坚持看书写作。.jpg

沧南每天都坚持看书写作。

红网时刻记者 凌雨晴 湘潭报道

清晨,寂静的校园还未从沉睡中完全醒来,湘潭大学东坡村一间老旧的房子里已亮起了灯光,一位96岁的老人在临窗的书桌前坐下,开始一天的读书和写作。

这位老人就是2018年感动湖南人物、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湘潭大学哲学系退休教师沧南。1956年入党,他一辈子艰苦奋斗,致力于毛泽东思想研究、宣传与实践,始终坚守初心、矢志不渝,书写了一名共产党人“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奉献到老”的高尚品格。

“我是1977年从武汉大学来到湘潭大学的,见证了湘大从荒芜到建设成为一所规模宏大的大学城的奋斗历程。”沧南说,他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来到湘潭大学,支援湘大建设,并在湘大工作的第三年,就把家人接了过来,从此定居在了湘潭。

湘潭大学建校初期,条件非常艰苦,没有图书馆、没有教室、没有教职员工宿舍、没有电灯、没有自来水。1974年10月,第一批筹备人员先到这里,他们建了一批草棚,这种草棚是用竹片扎成板块作墙再用油毛毡盖顶,再敷以草茎和合的泥浆或加围草帘,这就是湘潭大学的首批“办公用房”。

从全国各地陆续来到湘潭大学的建设者们,开始只能到附近农村安家。广大农民群众把他们当作建设毛主席家乡的客人热情接待,主动把堂屋、正屋让出,自己住偏房、杂屋。学校为住农房的教职工每间农屋支付1.5元房租,每户教职工发一盏煤油灯。

“我们都租住在周围农民家里,一家老小挤在一间房子里,水要自己到水潭里挑,煤炭、食物要自己到市里买。”沧南告诉记者,大家现在看到湘潭大学的校医院到办公楼中间的那些大樟树,就是那时他带领同学们栽种的,现在看到这些大樟树,心中充满了自豪感、成就感。

几十年艰苦奋斗,兢兢业业,1995年6月,时年71岁的沧南从湘潭大学哲学系退休了。沧南认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离退休后也要发挥余热。于是,隔不了几天,他又到关工委给学生们上党课去了。

在关工委一干又是十多年,除了给党校和其他院系学生讲党课外,他还在公共管理学院2005级公共事业管理班搞了两年辅导员工作。2008年,该班被评为湖南省先进班集体。沧南说:“和这些年轻人在一起,不仅心态年轻了,思维也更活跃了。”

这些年来,沧南通过各种场合认识了很多年轻学生,通过与他们面对面地交流、心贴心地指导,大多结成了忘年交,成了学生心中最亲近的“爷爷”。

2015年,已是耄耋之年的沧南,专门设立了沧南奖学金,集中奖励、资助一批表现优异的学生,激励哲学系在读研究生及本科生勤学奋进。沧南勉励同学们要学而不厌、学而不止,告诫学生们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武装自己,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观点以及立场认识、改造自身和世界,做一个完美的人。

现在,沧南的生活十分规律,简朴而充实。早晨4点起床,7点在校园内散步一小时,上午看书,下午写作,晚上准时收看新闻联播,关心国家大事。从沧南的眼睛里,我们看不到衰老的疲惫,谈起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共产党员的责任与义务……他总是那么兴致勃勃。

以身许党,赤胆忠心;播火传薪,耄耋勃发,在这名有着63年党龄的共产党员身上,我们看到了初心的坚守、信仰的光芒和蓬勃的力量。

来源:红网湘潭站

作者:凌雨晴

编辑:徐丹

点击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