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专家学者谈之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套行得通、真管用、有效率的制度体系,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我们的制度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有显著优势和治理效能的好制度。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向世界亮出“中国之治”的旗帜,彰显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方面的自信和底气。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中国之治”体现中国共产党人对解决人类发展问题的中国智慧,更具有中国气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
“中国之治”从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绵延五千年而不绝的深厚悠久的中华文化,蕴含了中华民族治国安邦的大智慧,像中华民族创造并长期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治理体系,构建并传承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共同价值观,“治大国如烹小鲜”的辩证思想方法等,都为当代中国治国理政提供了丰富的养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因此成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我们今天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中“中国特色”就包含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深厚优秀文化传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厚土壤,也是我们今天坚定文化自信的底气所在。
“中国之治”从科学的理论武装中来。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指导思想,从而使党一开始就用最先进的理论武装起来。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多次飞跃,从而产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丰硕成果。经过科学理论体系武装的中国共产党人,从而能够研究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深刻揭示中国具体实践的规律性,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发展大势和时代进步脉搏,建立并不断完善中国现代治理体系,不断提升国家治理能力。
“中国之治”从人民群众的智慧中来。中国共产党将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高度凝聚民智民力,激发了人民群众巨大的智慧和创造力。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是“中国之治”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经验,也是坚持和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方法。人民的智慧通过人民民主体现出来。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所有的重大立法决策都是依照程序、经过民主酝酿,通过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产生的,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为人民、利人民的人民民主制度,是“中国之治”具有显著优势和治理效能的可靠保证。
“中国之治”从中国共产党海纳百川的气度中来。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非常强的包容力和同化力。诞生于中国深厚文化土壤上的中国共产党同样具有海纳百川的包容气度。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大地,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始终以广阔的国际视野、开放包容的态度学习、吸收和运用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包括思想成果和制度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社会治理体系、现代企业制度等,都是通过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和做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这样,当代中国的治理体系既广泛吸收各国制度的优点和长处,又牢牢立足于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因而能够适应中国发展的实际和需要。
“中国之治”从中国共产党的远大抱负中来。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大就要有大的样子。”这“大的样子”,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胸襟、抱负、智慧、胆略和境界。中国共产党立党之初就政治抱负远大、政治追求崇高,提出了“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的最高纲领,并长期为之不懈奋斗。进入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一百年不动摇”的党的基本路线,确立国家和民族发展振兴的宏远目标,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目标,并且始终胸怀远大理想,义无反顾、矢志不移地向着既定目标迈进。这种高瞻远瞩的宏伟抱负和脚踏实地的务实作风,没有哪一个政党能做到。站得高,看得远,行得稳,成为成就“中国之治”名片的基石。
(作者为湖南师范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来源:红网
作者:梁勇
编辑:陈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