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爱国情奋斗者长沙市疾控中心典型人物专题
爱国情 奋斗者|申晓君:她的坚守源于对“零”的追求
红网时刻 字号:
2019-09-04 11:53:07

?0903143224.jpg

申晓君被评为“长沙市德艺双馨优秀医师”。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周曼 报道

编者按: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湖南发展日新月异,离不开每一个怀揣梦想的奋斗者。他们心怀爱国之情,听从时代召唤,笃行报国之志,以精湛的专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奋斗,是对祖国最执着的爱”。为展示新时代奋斗者的新风貌新作为,红网时刻新闻即日起开设“爱国情 奋斗者”专栏,刊发全省各行各业佼佼者“怀爱国情、立鸿鹄志、做奋斗者”的故事,合力奏响时代强音。

“长沙有没有血吸虫病疫区?”在长沙的街头巷尾,不管你与哪位“老长沙”谈及血吸虫,别人都会用奇怪的眼神看着你说,我们“大长沙”什么时候有血吸虫?长沙市天心区、长沙县2017年率先在全省达到血吸虫病消除标准,2018年长沙市查出钉螺面积3.85万平方米,无阳性钉螺,人、畜感染率为0,急性血吸虫病病例为0。开福区达到血吸虫病消除标准。时光流转,宁静生活中的人们早已忘记,长沙市曾有过血吸虫病,人们忘记的,不仅仅是血吸虫病,还有疟疾、钩虫、鞭虫、肝吸虫……

长沙市疾控中心血吸虫病(地方病与寄生虫病)防治科科长申晓君带领着团队,20多年来奋战在防病抗疫第一线,任劳任怨,尽心竭力守护着公众健康。申晓君作为重点学科带头人,出版了专著《血吸虫病防治手册》,主持的两项课题获湖南省预防医学科学技术三等奖,多项科研课题为长沙市乃至省政府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荣获“全国血防卫士”和“全国血吸虫病防治先进个人”,2011年入选“长沙市公共卫生专家”。

第二个中国医师节前夕,长沙市卫生健康委评选出100位优秀医师,并从100位优秀医师中遴选出10位德艺双馨优秀医师,申晓君被评为“长沙市德艺双馨优秀医师”。

态度——用真心和坚持打败疫情

讳疾忌医是人们的通病,不管是碰到疫情暴发,还是调查回访,申晓君碰到的最大困难,往往不是治疗疾病,而是百姓的不理解,不配合。

“布病”全名:布鲁氏菌病,是与甲型H1N1流感、艾滋病、炭疽病等“大名鼎鼎”的传染病并列的乙类传染病,羊感染布鲁氏菌后会停止生长、流产、死胎,人接触患病的羊,如接触患病动物皮毛,或食用未熟透的病羊肉等也可感染,导致劳动能力丧失、绝育等严重后果。2010年,长沙城郊某山村首次出现布病爆发疫情,申晓君带领工作团队连夜奔赴现场调查处置,马不停蹄地组织团队开展调查、采样、健康教育、心理安慰、联系救治,成功处置了疫情。

布病的潜伏期很长,为确保彻底控制疫情,本可以“完事走人”的申晓君冒着随时可能被感染的风险持续留守6个月,观察病患密切接触者的情况、追踪病羊来源和流通情况,足迹遍布可能涉及疫情的7个乡镇。工作环境恶劣,人员经费紧缺,老百姓对疫情处置不理解甚至“对着干”,都没有让申晓君后退。终于,陆续有养殖户把申晓君迎进了家门,申晓君用真情和专业,彻底打消了养殖户们的顾虑。

“我们的工作,是真正的高危职业暴露,布病可以通过呼吸传播。不仅仅是布病,绝大部分寄生虫病都有很强的传染性,比如我们做血吸虫病调查,必须与疫水有接触,一旦防护不到位,尾蚴只需要十秒就可以钻入体内。”申晓君说,“但是为了降低百姓抗拒心理,不引起老百姓的恐慌,在进行现场疫情处理、追踪病羊以及上门授课时,我们通常只进行一般防护,也就是戴口罩和手套,穿上白大褂。”

这个曾经出现过布病疫情的县2015年被定为国家级布病监测点,每年对重点职业人群进行抗体筛查,保护了羊群养殖生产力,大大降低了居民感染布病的风险。

这里从此没有布病新闻。

数据——检验防治工作的金标准

对于很多人来说,“0”意味着失败。对于申晓君来说,“0”则是她工作的骄傲,也是她职业价值的体现。

长沙市共有血吸虫病疫区区、县6个,均已达到了消除或传播阻断标准。2018年长沙市查出钉螺面积3.85万平方米,无阳性钉螺,人、畜感染率为0,急性血吸虫病病例为0。

长沙市对2016年以来寄生虫病防治工作进行整理分析,通过深入细致的自查评估,结果显示:长沙市土源性线虫及其他寄生虫病的总体感染率呈下降趋势,且未查出钩虫、鞭虫、肝吸虫等其他寄生虫病。

近五年长沙市报告的疟疾病例均为输入性疟疾,无本地感染病例,无死亡病例。

本年度长沙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肝吸虫病病例报告为0。

我市的国家级布病监测点,于近期开展了重点职业人群监测。对所有乡镇羊养殖户等重点人群进行了血清抗体检测,目前此项工作正在进行中。2018年对374人进行了主动监测,采集374份血样,阳性检出率为0。

一个又一个的“0”,代表着寄生虫病离我们越来越远,而这些“0”的背后,是申晓君和她的同事们为守护市民健康安全的默默坚守。

“137”是申晓君的工作准则,它的意思是发现疫情1天(24小时)上报,3天开展流行病调查,7天完成调查录入系统。每一个“0”的背后都有着无数个“137”。

“137”对于申晓君来说,是一本厚厚的工作辞典。

情怀——让防控之路越走越广阔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是公共卫生的重要内容,随着长沙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高速发展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如何顺应新的形势和变革成为摆在每一名疾控人面前的课题。用学科建设带动防控工作,这是申晓君探索的解题之道。

2018年,《湘江长沙枢纽工程对库区血吸虫病流行影响的研究》通过为期两年的执行期,完成了课题任务合同书的全部要求,经专家验收顺利结题,该科技项目荣获了第六届湖南省预防医学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与此同时,新项目《食用盐政策变化与我市儿童碘营养水平》在我市顺利立项。

申晓君还计划申请脑卒中流行病学科研项目,与长沙市级医院横向联系,建立脑卒中流行病学研究项目。目前,与南华大学,湖南师大医学院等的科研合作也拉开序幕。2019年4月,申晓君被确认为长沙市疾控中心的市级重点学科(流行病学)带头人。

“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申晓君如是说。

来源:红网

作者:周曼

编辑:周曼 实习生 郝程霞

点击查看全文
打开时刻新闻,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