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敲时光回车键——2017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习近平主席提及的“黑石号”,满载一船湖湘文化,见证大唐“外销第一窑”长沙铜官窑,瓷器远销北非。
循迹千年帆影,追溯湘非往来,至少可以“梦回唐朝”。
与君远相知,不道云海深。交“湘”“非”映,新时代湘非“串门”越来越密切,挥毫再绘“黑石号”新瓷画,场景也越来越生动——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非洲“好伙伴、好兄弟”风雨同舟,“把中国抬进了联合国”。一路携手求发展,中非命运共同体聚定力、凝真情,相互“悲伤着你的悲伤,快乐着你的快乐”。
东方伟人毛泽东帮“非洲狮群”站起来,非洲人民心心念念,对毛主席家乡湖南自然增添一份特殊情感。非洲国家领导人来湘访问,通常会赴韶山瞻仰毛主席故居。在非洲,湖南另一“品牌人物”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助那片热土仓廪丰实,众生告别饥饿端稳饭碗。
湘非除“民相亲、心相通”外,还交集以超高产业结构契合度,合作根基深厚、潜力远大。湘非从容互补,“湖南优势”紧贴了“非洲禀赋”,譬如湖南一粒杂交稻,便茁壮成长于非洲的种植系统,负阴抱阳生生不息。
因改种杂交稻,马达加斯加粮农阿曼德,每年家中都有余钱剩米。他特别期待能签约袁氏种业,也“公司+农户”制售杂交稻种,放手做一名奋斗者。
稻田图案绘进国徽,稻香飘拂了近2000年,马达加斯加虽稻作史悠远,但一度全部种植常规稻,粮食单产走低难以自给,饭碗里迫切需要盛装中国杂交稻。湖南省农科院杂交稻“神技”独步全球,获批肩挑“援马达加斯加杂交水稻示范中心”项目重担。
马达加斯加水稻种质资源丰富,湖南省农科院引荐袁氏种业,来共襄中国杂交水稻在这个农耕国度本土化,培育的“混血儿”稻种,表现出了强悍丰产实力。种子、稻谷市场化,农企、农户收益看得见、摸得着。杂交水稻根系深扎,真正“授人以渔”,不会项目组有朝一日回撤,稻作即“青黄不接”。世界第四大岛、非洲第一大岛马达加斯加,杂交稻商业化轰轰烈烈,一碗米饭吃得香远益清。
我居地球村北,君居地球村南。一粒杂交稻种,让湘非特具粘性。马达加斯加馈赠客人风俗,稻谷系最好礼物。送去“大礼包”,湖南省农科院“赠人谷穗,手留余香”。
在《种子的力量》一文中,夏衍先生感叹,“世界上气力最大的是植物种子”。湖南杂交稻种如同金刚葫芦娃,播洒生命力、融合力,“走远方”破沃土,马达加斯加“稻花香里说丰年”。
一切因一粒种子而改变,非洲岛国广袤田园披黄流金,呈现毛主席笔下“喜看稻菽千重浪”的风景。湖南一粒稻,绽放友谊花,摇曳“合作穗”。听取蛙声一片时,也听到马达加斯加奋进的马达,加油声隆隆。
话:陈乘 画:唐盈
来源:红网
作者:陈乘 唐盈
编辑:朱婷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