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踏上江西赣南老区这片红土地,心中便迸发出一股深沉而强劲的力量。
“长征永远在路上。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为弘扬伟大长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以“来时之路”启迪“未来之方向”,6月11日,“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在江西于都、瑞金和福建长汀、宁化启动,来自全国30多家媒体的500多名新闻记者参加了启动仪式。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新闻媒体人再走长征路,不仅是要“告诉大家我们党是怎么走过来的”,更是要将长征所体现的理想信念之光、所迸发的强大力量传播开、发扬好,激励人们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奋勇前进。
被美国著名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誉为使人类其它四大史诗都“黯然失色”的红军长征,是充满理想和献身精神、用意志和勇气谱写的人类史诗。在红军长征出发的地方,在红军后代和乡邻的讲述中,这史诗有着更直观、更撼人的力量。
江西瑞金,是中央机关和红军有关部队的长征出发地,也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有“共和国摇篮”之称。在这里,红色记忆尤为深刻。为响应“扩红支前”的号召,瑞金涌现了“父母送子、妻送郎、姐妹送兄弟、兄弟互送”去参军的感人事迹。在沙洲坝,杨荣显老人送8个儿子去参军,8个儿子都战死沙场,家人也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光,留下了广为传颂的“八子参军”的故事;在叶坪华屋,43户人家家家有人参加革命,其中17名青壮年参加了红军,却都在长征途中失踪,留下了“17颗松树”的佳话;在万田乡麻地村,因青壮年大都参了军,村里曾有“三年不闻孩童声”的传说,意思就是三年没有新生儿……类似的故事数不胜数,共同诉说着瑞金人民为长征、为新中国的革命事业所作出的巨大牺牲和贡献。
包括瑞金在内的赣南老区乃至全国各地发生的红色故事,是两万五千里长征史诗的闪亮节点,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从局部执政到北上抗日再到全国执政征程中的红色路标。这些红色路标,是无数红军英烈和群众用生命和热血共同铸就的,镌刻着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和政治信仰,为新中国明晰了通往未来的方向,理应为我们所铭记。
铭记红色路标,弘扬长征精神,就要饮水思源,不忘革命先辈、革命先烈,不忘革命老区的父老乡亲。“吃水不忘挖井人”。无论是长征,还是新中国的成立,都是革命先辈、先烈以及老区的父老乡亲付出巨大牺牲换来的。而今,我们国家已逐渐强大,人民也过上了好日子,我们更应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感恩先辈、先烈,助力老区人民早日脱贫奔小康。
铭记红色路标,弘扬长征精神,就要将理想信念之火燃得更旺。“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红军将士一次次冲破敌军的封锁线,爬雪山过草地,最终抵达陕北,靠的就是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而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新任务,我们更要把长征精神与时代要求对接,以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克服前进路上的“娄山关”“腊子口”。
铭记红色路标,弘扬长征精神,就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铸就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革命精神。这些伟大革命精神跨越时空、永不过时,是砥砺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不竭精神动力。”中国共产党人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长征期间如此,现在也要如此。铭记红色路标,弘扬长征精神,就要秉持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走好我们这个时代的长征路。(央视网评论员 郑芳)
来源:央视网
作者:郑芳
编辑:张焕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