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我们都是有味的湖南人·民间艺术篇
黄阳司扎故事、二八赶社……冷水滩这些民间文化宝藏你可知否?见否?
红网时刻 字号:
2019-06-12 12:34:06

编者按:

潇湘之野的冷水滩景色旖旎,有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

千年古镇千年风雨,潇湘悠悠情也悠悠。江水的滋润,给予了这块土地的灵气和灵性,铸就了冷水滩成为了国家命名为现代民间艺术绘画之乡的盛誉。

这里承载了历史的兴衰和沧桑变幻,不知有多少人想着去亲近,又不知有多少人想着去探寻。

b92ef14b-a434-46e9-9172-a9f310548f03.jpg

在冷水滩,有一种情怀叫二八赶社

“斗笠镰刀蓑犁耙,条桌板凳爆米花,不管有钱没有钱,新年闹到二月八。”

每年农历二月八,这一天是永州市冷水滩区普利桥镇一年一度社日,近年来已发展成“南方农耕文化节”。

a54a15af1e4acf6825440ec8d03da8e.jpg

两公里的集市长街上各种农耕产品、特色小吃沿街陈列,来自周边三市九县的游客摩肩接踵共享“二八”盛宴。

一些颇具年代的农具、物件会在那天集中亮相:碾子、石磨、犁耙、斗笠、蓑衣、箩筐、簸箕、风车、水车等农机具和春耕物资应有尽有。

美食特色一条街网罗了当地各类美味小吃,油炸粑粑、野菜团子、敲敲糖、柚子糖、新鲜荸荠、土麻糖等小吃,空气中香味阵阵,让你过足嘴瘾。

ce314021-1e99-472e-87f6-9139e0fae507.jpg

这一习俗从乾隆期间到如今已延续了三百多年仍经久不衰,成为了当地农民过年后的一个重要节日。

赶完社日,农民就要投入到繁忙的春耕春种各项农事生产中。

42b0b33d-379c-41d1-8531-681bae6a768e.jpg

人们在集市上交流、释放,已经成为冷水滩区普利桥镇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民风习俗,也成为普利桥镇最真实、最热闹的过往与现实。

塬上、沟坎、大路、小路尽是漾着喜悦的赶社人,就像沟壑中的溪水,沿着沟沟坎坎流入川道,潮水般向集市涌去……

当城市的shopping成为常态,普利桥镇依然保存着二八赶社的习俗,赶不走的是这里独一无二的回忆。

黄阳司扎故事:肩膀上的戏台

敲锣打鼓,走街串巷,一条条长龙在鼓点中腾跃而起,一台台故事从历史深处向人们走来。

土生土长的黄阳司人在这场盛会中演绎着历史悠久的民间传说。 

“扎故事”是冷水滩区黄阳司镇一带已流传近八百年的民间表演艺术。黄阳司扎故事于2016年5月被省文化厅评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20702111455342.jpg

民间老艺人扎故事时巧妙利用杠杆、力学原理,在“扎”字上下功夫、做文章。

演员是清一色4-7岁左右的童男童女。虽然没有唱腔唱词,但那些眉目如画、眼神逼人的少男少女却给人留下了无限想象的空间。

小演员衣裙飘拂,不断变换造型,看上去既像演戏,又似杂技,或坐或立,悬空飘逸,好似呀仙童下凡,别有那一番韵味。

20120702111454437.jpg

前有彩旗开路,旁有彩托护卫,后有丝竹乐曲伴奏,一大群人簇拥而行,煞是热闹。

特别是夜晚,在灯光照耀之下,一桌桌抬阁,就象一座座流动舞台,凌空而来,飘然而至,走街串巷,迷人之极。

不禁让人感叹,在千百年的时光里,那仙气飘飘、从天而至的黄阳司扎故事又藏着怎样的动人过往?

策划:张广蓉 黄丽音

文案:彭笑予

视频剪辑:张天野

统筹:李亚 陈帅

红网新媒体集团策划指导 冷水滩融媒体中心出品

相关链接:

hin 骄傲!铜官窑、剪纸、皮影戏......望城到底有多少宝藏?

油纸伞、唢呐、湘莲……它们都是湘潭县GAI上最靓的名片

老司城、毛古斯、梯玛歌 谜一样的它们诉说着神秘永顺


来源:红网

编辑:彭笑予

点击查看全文
打开时刻新闻,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