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专题丨2013年至2020年湖南脱贫攻坚
“五四新青年”之陈永杰:土菜名县扶贫人
红网时刻 字号:
2019-04-27 08:38:17

“五四新青年”之陈永杰:生态养殖“吃蟹者”,土菜名县扶贫人

“五四新青年”之陈永杰:生态养殖“吃蟹者”,土菜名县扶贫人【2】

“五四新青年”之陈永杰:生态养殖“吃蟹者”,土菜名县扶贫人【3】

人民网衡东4月26日电 (李芳森)“没想到我还有脱贫的这一天。”阳春四月,中国土菜名县湖南省衡东县最高气温已上升至30℃,对于45岁的郑鑫平来说,这是个好兆头,收获的季节正在到来。

5亩稻田,年年勤耕,郑鑫平还是变成了贫困户。究其原因,靠天吃饭,家里不小的开支,忙碌一年也很难有结余。想发展产业,苦于没有资金,外出务工,纠结没有技术,一直在贫困线下彷徨。

“多亏镇上的好后生,我现在不仅脱了贫,马上就能奔小康了。”2016年,郑鑫平把家中的5亩稻田改造成稻虾混养生态田,2017年就脱贫。“一年,一亩田能出龙虾300斤,生态稻米的价格也比普通水稻翻了一番,想不脱贫都难。”

郑鑫平口中的“好后生”,便是1990年出生于新塘镇龙头村的陈永杰。

2013年,在益阳读大学的陈永杰,发现湘北地区新农业模式下生态混养产业的前景,联想到家乡那一片片受制于地形而维持初级耕作的农田,不仅产生一个大胆的想法:在衡东也试试生态混养。

“这么好的生产方式,如果能成功,受益不小。”利用假期,陈永杰在村里承包了20亩农田,进行湘中南多丘陵地区的虾稻综合种养实验。“第一年虽有成就,但算不上成功。”

衡东地形以丘陵为主,不适合大面积连片养殖;湘南气温上升快,虾苗投放时间也不同。因存在地区差异性,照搬湘北养殖模式的陈永杰,第一年亩产龙虾只有100斤,远低于湘北。

“要不再试试?”对比家乡和湘北地区的差异,经过几年探索与多处学习,陈永杰基本总结出适宜本土的虾稻混养技术。

丘陵地区不做大面积连片养殖,小型养殖人工成本虽高,但机械建设开挖成本降低,且适合精细化管理,龙虾产量高;气温上升快,虾苗投放早,可以提前进入市场,销售前景好。

2015年,在陈永杰大学毕业时,他也得到另一份收获:家乡的生态混养田里,龙虾亩产300多斤,生态水稻亩产近1000斤。

“要做就做大的。”2017年,通过引资,陈永杰注册了衡东县鑫农投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并获得政府支持,流转龙头村1293亩农田,现在已有一半建设成混养田。

看着生态混养获得成功,陈永杰没忘记最初的想法:回报家乡。聘用家乡剩余劳动力和贫困户用工,一年用工达到近3000人次;免费组织多场生态混养技术学习班、交流会,到多个贫困村进行现场技术指导。

“如果贫困户也想试试生态混养,我们的支持力度会更大。”陈永杰介绍,在建设期间,帮助改造农田,开挖虾沟;投苗时提供虾苗,龙虾生长期提供饲料,每个镇上都有公司的技术人员,有问题就会有人上门解决;龙虾、水稻收获后,公司照单全收,不愁销路,所有垫付的资金,在虾、稻出售后才用支付。

“今年龙虾的价格更高了,这种模式下,不脱贫很难。”陈永杰算了一笔账,一亩混养水田,能产300斤小龙虾,按均价每斤20元,扣除饲料成本500左右,收益5000有余;生态稻亩产近千斤,按每斤3元计算,有近3000元收入,还没有农药、化肥支出。

2018年,陈永杰有了个更大的野心:创办湖南大东盛农贸有限公司,着力打造家乡本土优质农特产品品牌,进行衡东农产订单式收购、加工、包装冷链运输,销售。

2018年10月,陈永杰和中俄贸易促进会达成协议,准备打开国际市场。陈永杰希望在不远的将来,家乡的黄贡椒、麸子肉、红薯粉等17种农产品,坐上中欧快线,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在四月的春光里,陈永杰行走在村里的生态混养基地,在龙虾即将上市的季节,看着龙虾虾壳逐渐变红,想着村民们的日子也会越来越红火。

来源:人民网

作者:李芳森

编辑:姜媚

点击查看全文
打开时刻新闻,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