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城县沙洲村红色景区建立起来后,来村里旅游的人次日益增多,许多村民嗅到商机,纷纷开起了烧烤店、小卖部。扶贫工作队和村干部还请来了厨师、导游培训班,让村民们学得一技之长。让更多的村民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
自家厨房内,汝城县沙洲村村民朱小红忙的不亦乐乎。从“人人有技能”厨师培训班学成归来后,朱小红把自家打造成了农家乐,生意火爆。谁能想到,在去年,朱小红全家都还守着几亩菜地过着紧巴巴的日子。
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村村民朱小红说:“以前种菜卖,家里不怎样,以前怎么不想到开农家乐呢?我没有学到技术做出来的菜,连家里人都不会吃,哪里还想到给客人吃。”
像朱小红这样想干活、能干活的贫困群众在沙洲还有不少。2017年,村里的扶贫队从县里拉来了培训班,争取让这些想干、能干的村民学得一技之长,早日脱贫。
汝城县职业教育中心综合室主任祝卫芬说:“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我们将培训班,办到了贫困户的家门口、田间地头、祠堂广场,目的是让更多的贫困户参与进来,学到一技之长。”
朱小红在村里的“广场班”毕业后,自家的农家乐越办越红火,他还把在广东打工的女儿叫了回来,当起了村里的导游,一家人都吃上了“旅游饭”。
朱小红的女儿朱文萍说:“经过培训之后,我们就在沙洲村里上班,这样就离家里比较近,不用出去打工,而且还可以照顾父母。”
沙洲村的改变的不止是村貌,还有村民们的思想。29岁的村民黄玲在网络里拥有70万粉丝。但与其他网络主播不同的是,黄玲不拼颜值和才艺,而是沙洲村“半条被子”的红色故事和老乡家里的特产。
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村村民黄玲说:“可以推广我们的菜,可以把我们的沙洲让更多人知道,除了能够让菜品销售出去,也能够宣扬我们的红色精神。”
红色景区建立后,村里还顺势成立了旅游公司,保安、导游数十个工作岗位都优先分配给了村里的贫困群众。村里引进的沙洲瑶家乐扶贫农庄还能每年给村里带来14.5万元收入,一半交村集体,另一半分给贫困户和农保基金。村民们靠着旅游产业的东风日子过的越来越好,那质朴的初心却从未改变。
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村 村民 朱国永:作为徐解秀的后人,我们是有责任、义务,为景区的发展做贡献。
(来源:郴州广电 记者 范湘颖)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范湘颖
编辑:肖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