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视障人士的求职经历引起媒体关注。他叫郑荣权,前不久,他报考了南京市盲校的教师岗位,考试排名第一,却因视力达不到公务员体检标准,体检不合格。
必须厘清的是,南京市盲校只是按章行事,并且此前郑荣权报名参加考试时,校方已告知过他,后面会有体检环节,他会因视力问题无法通过录用条件,但郑荣权说:“决定要报名的时候,我就知道自己不符合体检条件,但如果我知道我不符合我就不去的话,我就没有可能去任何一个事业单位。无论是什么规定,总得合理吧。”
也就是说,郑荣权打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将会体检不合格。他坚持报名参加考试、进行下一步招聘程序,为之付出个人努力、时间和精力,主要目的或者说贡献,是把“招聘教师必须符合公务员体检标准是否合理”这个议题加大字号,摆到社会公众面前。我想,他这种“明知是南墙也要撞出个响来”的精神是可敬的。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招聘程序中有体检环节,体检标准参照《国家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执行,这样做的不止江苏一个省份。教师招聘参照公务员的体检标准是否合理,特殊教育教师招聘是否应该“特殊”,一时很难说清。就在郑荣权一事引起媒体关注之后,对于“视障者能否胜任盲校教师一职”这个问题,网友也有不同的看法,但讨论本身就有其重要的价值。
最近在南京还有另一个消息,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新开专业手语翻译,首次面向聋人招生,这在全国本科院校中尚属首次。虽然这不是郑荣权之功,但可以视为一个类似规则松动、变化的信号。社会生活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改变往往需要契机——某些条件的成熟、某些力量的推动,有助于变化尽快达成。如果在不久的将来,视障人士能够拥有教师资格,相关改革的历史一定会记住郑荣权的名字。
当公众的权利意识越发觉醒,维权意识逐渐提升,对霸王条款、潜规则、明规则中不合时宜之处的容忍度必然越来越低。但如何参与社会治理、努力改变现状是另一回事。现在的舆论场比过去更成熟,两败俱伤乃至以暴制暴的“维权”方式已经落后,讲文明、讲道理的做法更能赢得支持。现实中仍有一些问题,通过正常途径无法解决或难以解决,这时我们需要更有创意的诉求表达方式,不输出戾气,不过度卖惨,不刻意煽动公众情绪,为中立的、理性的讨论创造条件,用一种文明的、有效率的方式去推动改变。
感谢郑荣权这样的议题提供者,他们用平和的方式,为社会提供了一个个值得探讨的议题。这些议题来自现状,承自惯例,随着时代的发展,有改变的可能。我们无法断言哪些现状应该改变,哪些应该保持原样,但真理是越辩越明的,经过舆论场对这些议题的关注,大概率地,社会将因此变得更好,很多人将因此获益。
文/吴云青
来源:红网
作者:吴云青
编辑:张瑜